7月29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测试产量超预期。
该项目开发储层温度近150摄氏度,最高压力系数超1.8,平均渗透率仅0.8毫达西,属于典型的高温高压低渗气藏。开发此类气藏对技术要求高,作业风险大,再加上天然气资源规模有限,难以实现经济开发。该项目的成功投产为我国海上更多复杂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该气藏被发现后,中国海油深入研究、论证开发方案,决定采用“长水平井+简易平台+依托周边设施”策略,全方位创新攻坚,全过程降本。项目部署6口水平段长达800~1200米的水平井,最大限度穿越气层,释放产能;新建一座4腿简易平台,铺设两条总长约22公里的海底管道和一条长约6.9公里的海底电缆。新建平台所需电力由临近平台供应,所产油气接入在产气田的生产系统处理。
2024年9月,项目新建平台下部导管架在珠海率先开建。导管架高约75米、重约1850吨,中国海油采用“陆地立式建造、海上吊装下水”方式施工,实现了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同年底,平台上部组块在天津建造,中国海油采用“一体化预制、一体化涂装、空间总装”方式加快施工,时效比其他同类平台节省近两个月;项目创新应用智能照明、化学药剂智能注入等多项数智技术,相较于海上气田常规平台,该平台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海底管道也以最快速度铺设。2月19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段海管的终止封头在海底着泥,两条总长22公里的海底管道全部铺设完工,施工工期较计划提前。
在钻完井作业方面,由于项目所在海域上部地层类似“鸡蛋壳”,上硬下软,中国海油选取“大桩靴”自升式钻井平台,创新采用10级分组压载方式,让平台桩腿安全穿透“鸡蛋壳”,实现平台“精就位”。
6月10日,钻完井作业开始。钻井作业前,中国海油瞄准“甜点识别—全过程储层保护—产能释放”三大核心挑战,系统性开展攻关,形成针对性技术;钻井作业时,现场人员精准施工,实现甜点储层的精准中靶,最大限度保护储层,将高温高压水平段进尺突破至1230米,刷新了中国海油高温高压井水平段最长纪录。
近日,项目首口井作业高效完成,钻遇气层756米,测试获高产。整个项目由此开启运行,成功投产。(张光明 汪洋 王心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