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实体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速均由负转正,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6%、2.6%和2.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其中三季度平均为5.4%,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恢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升4.1个百分点。从月度看,7、8、9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8%、4.2%、6.3%,呈加快恢复态势。分地区看,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超七成地区工业生产回升。三季度,全国有23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二季度回升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达到74.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快速修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5.7%,环比回升6.6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二季度下降7.6%转为大幅增长25.4%,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3.1%,较二季度加快20.8个百分点。
服务业经济运行也有所改善。三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比二季度上升4.5个百分点。9月份,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0%,业务总量增长较快。
在生产恢复的同时,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技术持续引领。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新产品高速增长。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2%、56.1%。新业态发展活跃。随着前沿技术与服务业场景加速融合,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拓展,行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