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该组织7月原油产量继续走高,并超过去年原油限产协议产量。报告显示,欧佩克7月原油日产量达到3287万桶,超过去年11月达成的日产3250万桶的水平,这也是欧佩克连续第二个月原油产量超过去年的限产协议。作为欧佩克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已超过去年协议中的限额。
英国IG集团9日发布报告预计,短期内预计原油价格呈上升趋势。在美国增量放缓的大背景下,如果减产得以落实,欧佩克加大减产力度的承诺可能被视作短期上扬的驱动因素。沙特阿拉伯自8月以来季节性产量下滑以及全球石油需求量上升也将助推价格上涨。WTI期货价格可能会突破每桶50美元的心理阻力位,进一步涨至每桶52美元。
俄罗斯石油公司8月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俄油今年上半年平均日产574万桶石油和天然气,同比大幅增加了10.2%。俄油把上半年油气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收购和新项目开发。俄油上半年液体产量增加了11.4%,而天然气产量增加了2.9%。俄油上半年财务业绩包括以卢布计算的收入增加了23.2%,而以美元计算的收入增加了48.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玉普近日表示,要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坚定信心。从中石化实践看,目前集团公司每天上缴国家税费约10亿元,这是企业为国家做贡献的具体体现,也是坚定信心的基础。中石化将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坚定不移走市场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之路。
8月8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进口原油2.47亿吨,同比增加13.6%;进口成品油1738万吨,同比减少1%。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4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5%。出口8.53万亿元,增长14.4%;进口6.93万亿元,增长24%;贸易顺差1.6万亿元,收窄14.5%。
英媒称,中国将在今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在亚洲扮演市场最重要角色的地位更加巩固,也将对亚洲燃料交易产生愈来愈大的主宰力量。据路透社8月4日报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上半年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越美国。中国平均进口量为855万桶/日,美国则为812万桶/日,这个趋势料将持续下去。
成品油价格日前再度上涨。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汽油每吨价格将上调175元,柴油每吨则将上调165元。价格调整后,国内90号汽油每升上调0.13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4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4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费约7元。这是国内成品油价年内连续2次上涨。
从8月8日召开的中石化油田板块年中会议获悉,目前,天然气市场回暖,中石化天然气产销两旺;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影响下,北方尤其是华北供暖季对天然气需求增加,而受天然气产建进度、冬季生产、管网配套等因素影响,供给受影响,预计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需求较前两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8月9日,从辽宁省政府了解到,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气化辽宁”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天然气在我省城镇燃气、供暖、工业燃料、交通燃料、天然气发电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动“气化辽宁”,对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