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刚刚到来的庚子鼠年,我们度过了一个“揪心”的春节,本该举国同庆、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很多医生、病人有家不能回,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
随着疫情的进展,许多能源企业开始延迟复工,工厂停工,疫情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首先,从往年情况看,全社会用电量在春节前后都会出现V型变化趋势,随着春节后的复工,用电量也将逐渐恢复。
而在今年,疫情导致人们大幅度减少户外活动,部分城市出现封城、公共交通停运、禁止旅游出行、聚会。这些对娱乐业、餐饮、零售、旅游这些行业的用电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同时,由于今年疫情导致企业复工推迟,对工业用电量产生影响。而相关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用电量将大幅下滑。
世卫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或将提高或触发各国对我国出口贸易和国家投资的相关限制,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并使用电量增长承压。从全年来看,全社会用电量也将承压。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春节后各行业普遍推迟复工,这对十分看重工程安装节点的风电光伏企业,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将复工时间延迟到2月9日24时以后,较原定计划复工时间延后10天。
在风电行业,抢装行情导致春节前主要制造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基本处于高位,春节假期延长造成的产量损失较难弥补。同时,物流运力偏紧或造成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出现问题,进而导致风机产量和交付量低于预期。
因为疫情影响,各地方政府对企业复工、人员隔离提出限制性要求,上下游可能出现招工难,拖慢生产进度。此外,物流运输受到限制,将制约风电项目的复产节奏。同时,疫情对供给端带来向下扰动,或进一步放大供需矛盾。产业链环环相扣,物流、施工、安装等受限,这也将影响一季度的行业交付量。
在开工建设环节,开发商支付的到货款多为分批次月结。整机企业如果不出货就无法收到货款,这可能使其资金链紧张,同时影响整机企业对供应商货款的如期发放。
光伏行业同样面临并网节点逼近的问题。根据政策,2019年竞价的光伏项目,今年3月31日后并网,电价将降一分钱;6月30日后并网,则直接取消补贴。因此,各项目多想抢在3月底、6月底前并网。
2月工作日减少,使光伏“331”和“630”抢装难度增大、并网承压,相关政策有调整的可能。但风电的抢装窗口期截至年底,顺延补贴限制期限的可能性较小。
本次疫情对光伏产业链的供需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对上游产量所造成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延迟复工,一季度产量将比计划减少,国内的交付计划也将由一季度延迟到二季度。同时,疫情对光伏上游制造业的短期影响较大。尤其是物流运输因素导致原料进不来,成品出不去,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最后,考虑到疫情对交通出行的影响,这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石油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根据外媒报道,由于本次疫情影响,中国的石油需求每天减少约300万桶,占总消耗量的20%,这也直接引发了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
对此直观的显示是,从2020年1月21日开始,国际油价进入了下行通道,拉开了国际油价的下跌序幕。
WTI和布伦特自17日的58.54和64.85美元/桶,一路下跌至27日53.14和59.32美元/桶,跌幅达9.22%和8.53%。其中,从23日武汉封城开始,国际油价的跌幅迅速拉大,以每天超过1美元/桶的幅度连跌四天。28日,国际油价盘中更是跌到了三个多月来的最低价位。
疫情当前,虽然我国能源消费受到了极大的抑制,但作为国民基础产业,医疗工作以及火神二山等医院的建设都离不开能源供给,能源人正与医护人员一道,用昼夜不息的能源供给为全国战胜疫情提供坚实的保障。
大爱无疆,在无情的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了各个行业和企业应有的担当。我们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疫情必将会很快结束,在寒冬消散之际,必将能迎来一个健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