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CG中国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纸张:胶版纸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21736922
主编推荐:
聚焦7大行业,荟萃900余个项目成果,精选24个典型案例,探索中国低碳发展路线图 1.作者专业实力可鉴。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咨询合作伙伴,BCG自成立58年来,一直致力于协助和企业运作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战心得。 2.提供通用方。基于自身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察和实战经验,作者深入浅出、剥丝抽茧,提出不同行业碳减排通用方。 3.提供可落地方案。大量援引真实数据,采用建模方式,对7大典型行业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立足视角以及服务6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BCG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见和服务600余家企业的实战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碳中和的背景、针对碳减排做出的努力,并聚焦能源、重工业、汽车、建筑、消费品、互联网高科技及金融7大行业碳中和成功经验,为同行提供有力指引。借鉴国内外企业碳中和优选经验,精选24个典型案例,提出中国企业的落地措施;援引自创模型与分析方法,为企业碳中和实施方案提供精准指引;立足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建言中国及相关部门可采取的应对举措。
作者简介:
BCG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该中心一直致力于同企业和合作,帮助它们将承诺转化为行动,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低碳世界,推动技术和经济转型,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该中心汇集了多名具有丰富本地专长、经验和资源的咨询专家,为、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该中心的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脱碳、可持续农业、转型融资、水资源管理和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2021年,BCG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咨询合作伙伴,进一步助力塑造气候议程。
前言/序言:
十年一遇的山火、五十年一遇的高温、百年一遇的洪水……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不加以积极干预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5℃,粮食将减产50%,多达75%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 Change)公布了最新研究报告,再度发出对全球变暖后果的紧急警报,要求立即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距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格拉斯哥气候峰会(COP26)召开不足三个月。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大多数国家均已开启环境治理的行动。时至今日,189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做出净零承诺的缔约方贡献了全球50%以上的GDP。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进而零排放中国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未来实现碳中和挑战重重,但是这也是百年之不遇的转型机遇--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个人协力推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整体转型。
自1963年成立伊始BCG(波士顿咨询公司)一直致力于解决复杂和影响力深远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在BCG竭力发挥影响力的众多领域中,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BCG与客户携手合作,帮助他们实现净零排放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BCG也坚持以身作则减少自身业务和价值链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对气候的“净零”影响。这个承诺体现了BCG的初心,即助力世界前行者,激发无限潜能,BCG希望通过帮助客户、社区、员工和地球家园激发卓越的影响力,实现初心。与此同时,BCG坚信、帮助客户遵循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的战略,可以释放企业长期价值创造的潜力。
BCG全球及中国区团队长期协助国际组织(如世界经济论坛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各国各级政府及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减排增效。在过去的10年中,BCG在社会影响领域累计投入约20亿美元,仅2019年-年就在全球范围内与400多家客户合作了700余个社会影响领域项目并将在未来10年投资4亿美元用于支持BCG团队在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联盟间开展气候和环境工作。
作为COP26的唯一咨询合作伙伴,BCG深知扭转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并在持续学习,积累经验。BCG将自身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察和实战经验汇集成册深人浅出地、全面地讲解碳中和的背景、全球及中国针对碳减排做出的努力以及中国为了实现2060年碳中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明中国碳中和路径图,希望帮助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更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碳中和。
本书的第一章为全球碳中和的进程及中国碳中和路线图从宏观视角对碳中和进行介绍。首先从历史演变的视角介绍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碳中和由来,阐述各国碳中和的目标及进展,包括中国的碳中和承诺;其次回顾中国目前的碳排放现状、减排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挑战,阐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意义:最后从政府的角度,建言中国实施碳中和的宏观路线图。
从第二章到第九章,本书将从企业的视角讨论如何推动碳中和的实现。第二章为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指引:六步走,介绍跨行业的碳减排通用方法论以及碳排放基线盘查的具体步骤。第三至九章聚焦重点行业,深入洞察能源、重工业、汽车、建筑、消费品、互联网高科技及金融行业所面临的独特减排挑战及市场机遇,并为其碳中和转型的路径出谋划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金融市场投融资的支持、各行各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以及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第十章为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碳中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介绍个体如何加人到这百年之大计中,向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型,并强调碳中和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方可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对于所有行业、公共部门和企业投资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各界需要尽快达成共识,采取全面行动,通力协作达成全球温控目标,保护好这颗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