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能源思考出版,正值中共十八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已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这目标给中国能源从业者出了道难题:总值、收入双翻番,资源能源能否保障? 即使能保障,能否保证环境安全?
当今世界面临着粮食、能源、环境、金融四大安全挑战,中国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阶段挑战,专家公认中国经济安全挑战主要来自中国粗放、浪费的发展模式,未来8年至2020年,如果继续这一模式,全世界资源供给中国也将难以为继,巨大能耗引发的污染必将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环境。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专家指出中国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将始终处于不稳定、不可持续状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中国领导人一再提出改革是最大红利,在能源领域早已提出能源总量控制,不能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能源。近日煤电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电力体制不改革,则煤电改革效果有限,无法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也无法应对国外优质低价能源竞争。
由于美国页岩气革命和清洁能源发展,美国开始出口剩余煤炭,这引发中国部分煤矿停产限产、部分能源体制改革的期盼人员下岗,这彰显了中国能源企业竞争力不足。据媒体透露,交易费用占煤价的一半以上。中国必须降低交易成本以增强中国能源竞争力,中国能源机制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
美国页岩气革命和能源独立战略成功,源自美国鼓励创新、鼓励风险投资的体制机制,源自美国反垄断立法,源自能源战略重在通过节能增效和发展替代能源。中国能源改革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中国能源安全必须改革体制机制、靠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扩大清洁能源内需,而不能依赖盲目补贴企业和国外市场。否则是中国补贴了风能太阳能企业,90%以上产品低价出口,让国外享受清洁能源,而中国却大量进口煤炭等有污染的化石能源,还受到欧盟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及国际减排压力,何苦如此?
尽管挑战严峻,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经济技术实力增强,当年文革后中国经济困难重重、社会问题众多,当时中央以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激发了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从而带来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中恢复高考可谓一步到位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此次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最让人期待,而近来一系列支持鼓励页岩气、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的政策措施,展示了未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中国政府应通过顶层设计改革降低交易成本,能源企业应尽快转到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上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尽快降低成本,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并争取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保障中华民族复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