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泽,张新华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01
ISBN:9787514128772
内容简介:
《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的体制与政策研究》是在上述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从电能及电力工业的特殊性,电力工业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揭示电力市场特殊性的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说明电力市场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不能简单套用一般行业或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和根据一般商品市场规律进行建设。具体内容包括电能商品、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包括商品体系、模式与规则)的特殊性分析,也对国内外电力工业产业结构或电力市场改革的过程做了简要概括。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电力市场有太多独特的与电力生产技术相关的元素。我国东北区域电力市场试点方案就是由电力系统技术专家设计的,因此,不熟悉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就很难分析和评价电力市场改革,这是我国经济学家较少对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也是国内重要学术期刊较少发表相关论文的原因,这是我们安排本章内容的目的。第二章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现状。以“五号文件”为基础指出了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然后对2002年以来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所进行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对照目标与任务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总体上看,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基本上没有按“五号文件”提出的任务和时间进程进行和完成。电力市场改革的现状是阶段性结构重组任务完成了,但电力市场却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
释放电力体制改革红利的新探索
林伯强
经济科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长沙理工大学叶泽、张新华教授的著作《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的体制与政策研究》,对十年来我国电力市场改革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电力市场改革方案以及配套的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意见和建议。结合最近李克强总理关于改革红利的论述,笔者认为,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释放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红利的方案与路径。
第一,说明了改革红利的来源及其风险特点。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体制改革的成功,不仅将使电力工业本身受益,也会使广大电力用户及整个国民经济受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力市场改革被认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体产业重组”。美国著名产业经济学家乔斯科总结世界各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后认为,“创造运行良好的竞争性电力批发和零售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和制度挑战,很容易搞糟,却很难做好”。这个结论说明电力体制改革红利也符合收益与风险匹配的原则,甚至可能风险更大。一些国家电力工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国有一体化垄断经营体制,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相对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波折,实际上是改革红利与风险权衡选择的结果。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电力市场改革相对顺利和成功,似乎也在经验上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上面的结论。
第二,提出了释放改革红利的方案与路径。电力市场改革红利就好比悬崖上的宝石,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获取方案与路径。该书在反复思考和探讨电力工业、电力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设计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电力市场改革方案。书中对电力市场改革方案的研究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技术专业性,比如独立操作系统功能与管理制度设计。书中列出多种市场模式后提出了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分阶段性选择结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过,印象最深的是该书对改革方案实现路径的分析与科学设计,是理论逻辑性与历史现实性的统一。书中提出的自然发育式的改革路径,既是我国及其他国家,特别是大国如美国电力市场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制度经济学应用的结果。
第三,设计了获取改革红利的保障机制与措施。该书的重点和应用价值是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政策调整及设计。总体上看,书中提出的体制与政策对现行体制与政策来说具有革新性,值得肯定和尝试的方案设计和政策建议很多,当然有一些政策建议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比如,在产业管理体制上,该书提出市场交易管理体制与产业管理体制分离;实行输配分开,成立全国统一的国家输电公司;中央政府只负责跨省跨区输电网的建设和运行业务;配电、供电业务和资产交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在电力工业投资与电价政策调整方面,该书根据责任与权力对等的基本原则,考虑到电力供应作为公共品,省级地方政府应该而且事实上已经承担了保障供应的主要责任,因此,结论是中央政府应将电力项目投资审批权和电价审批权下放省级地方政府。
与电力市场改革一样,电力市场改革的研究也具有挑战性。该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有些完全可以借鉴和采纳,有些则还有待进一步思考、讨论和完善,如省级地方政府主导电力市场改革如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