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应对气候变化将带来新的能源格局

2016-06-30 13:52:48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秦京午  

4月22日地球日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代表中国与174个国家在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协定》。这些国家碳排放量占比达93%。《巴黎协定》代表了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大幅减排温室气体的制度安排,是改变能源发展轨道的分水岭,21世纪将成为终结化石能源的世纪。

为履行这一协议,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视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如果不从现在加快转向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未来全社会风险和损失将更为巨大。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提前部署长期能源转型战略,更积极迎接可再生能源时代。

中国是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能源大国和碳排放大国,预计2030年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接近美国和欧盟能源消费之和,中国能源转型压力和碳减排压力尤其巨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2015年全国弃风、弃光电量分别达到328亿千瓦时和47亿千瓦时,还存在大规模充水,反映了当前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孙家康《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情况及有关建议》一文,开宗明义地指出,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是世界各国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而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中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文章回顾了中国十二五期间光伏发电发展进程,最终与最初确定的“十二五”光伏发电500万KW的目标相比,增长了8倍,由当初的年均装机100万KW调整到年均装机大于900万KW。国家“十三五”新能源发电规划预计在原有有关部门编制的2020年规划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目标1亿KW的基础上调整到1.5亿KW,届时将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8%左右,发电量将达1800亿KWH,将占我国总发电量的2.5%左右。文章还对比了中国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状况,中国光伏发电量已从2005年仅为0.42亿KWH发展到2014年已达到250亿KWH,比2005年增长了近595倍,中国光伏装机已从2005年仅占世界总装机1.4%发展到2014年已占世界发电总装机的16%。,成绩巨大但问题不少,作者认为存在规划、并网消纳与弃光限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及国家资金补贴到位等等问题,作者建议国家在制定“十三五”光伏发电发展规划时能进一步搞好全面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搞好电网与各类电源,特别是与新能源布局相结合的电网电源综合规划,同时建立政策措施可行的新能源并网消纳的激励、惩罚与约束机制,以确保光伏发电产业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光伏面临问题在风电、分布式能源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可作为参考与借鉴。

国家发改委宣布,4月27日零时将上调国内汽柴油限价,汽油每吨上调165元、柴油每吨上调160元,结束了连续多月油价未动。中国能源网韩晓平提出油价是否重启上调模式,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大宗商品市场前景》报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逐步回暖势头,原油、黄金、铁矿石等等价格均有所回升,并预测2016年原油价格将由此前预计的每桶37美元升至每桶41美元。分析认为首要原因是中国、印度经济发展良好。韩晓平认为当前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大的变化,全球石油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将长期维持。目前每日原油产量比需求仍高出100-200万桶。近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签署,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内,以大幅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人类为此目标,不仅将放弃煤炭,最终也将放弃石油。能源界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