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采煤
  • 矿工心声:职工走出去 企业兜好底

矿工心声:职工走出去 企业兜好底

2017-12-26 09:13:39 中国煤炭网   作者: 王长玉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8亿吨,2016年以来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超5亿吨,去产能任务有望在2018年基本完成或提前完成。

去产能过程中,“人往哪里去”,是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悉,安徽皖北煤电集团今年至少要转岗分流职工1万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同期计划是2万人,兖矿集团则提出要在3年内减员分流职工2万人……减员增效是大势所趋。

同时,职工安置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为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障碍。也正因此,许多企业在去产能过程中,并没有把职工一推了之,而是想方设法让职工“转业不失业,转岗不下岗”。

例如,神华大雁公司“挖渠放水、找米下锅”,通过转岗分流等举措安置了3000多人,目前用工总量比2013年下降了27.5%,但没有将一名员工推向社会,确保了企业安全稳定发展(详见本报12月11日六版)。

正如一位煤企负责人所言,煤炭等传统行业去产能过程中,可以把部分人员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去,后者发展空间大,用工需求也大。例如,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外卖行业。据统计,我国外卖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从业人员近700万人,约三分之一来自去产能行业的下岗工人。

但外卖行业给从业者带来月均六七千元收入的同时,也因为追求时间效率,给从业者带来了安全风险。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业者从各自层面做好工作。

政府应在管理上设立门槛,并出台相关规定和支持政策,为转岗职工做好兜底工作。

煤炭企业则应发挥主体作用。以河南能源鹤煤公司为例,近年来该集团通过团队式劳务输出、精准培训等措施,使6000余名富余职工端上了新饭碗。目前该公司仍有1300余名职工在郑州富士康公司工作。

为了让职工放心走出去,鹤煤公司对于走出去的职工由企业兜底,缴纳“五险一金”,职工在新单位劳动所得全部归职工自己所有。为解决与劳务输出单位的劳动纠纷,鹤煤公司专门在劳务输出单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工会,有问题直接找党支部和工会解决,使流动党员和劳务输出职工有了真正的“家”。在鼓励职工劳务输出、转岗创业的同时,鹤煤公司对于劳动合同制、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对于协议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费,并做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保证公平公正、阳光操作,把国家的政策真正用好。

煤矿职工技能相对单一,走出去肯定得有个适应的过程,新知识要掌握,新环境要适应,走出家门带来的其他问题也要解决。但正如某煤矿职工所说,煤炭市场不景气,长期“窝”在家里也不是办法,必须走出去找出路,只要有兜底保障,大家也能理解企业的难处。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过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