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明天谁当采煤工?

2021-06-24 10:04:44 中国煤炭报   作者: 王晓峰  

近期,河南某国有大型煤矿召开青年表彰会,组织者很是尴尬:一座拥有2000多人的大型煤矿,只有50余名团员,除去正常休假和因岗位脱不开身的,最终只有9个人参加了表彰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团员的年龄是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按照这一规定,该矿符合条件的青工不足百人。河南某大型煤企曾做过一项调查,1000名煤炭职工中,35岁以下的只有18.79%,其中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不足10%。由此可见,煤炭企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青黄不接现象十分严重。

有人把煤矿“招工难”归纳为:煤炭产业地位低下、煤矿工人收入偏低、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被妖魔化、煤炭产业形象不佳、就业机会成本上升5个方面,笔者深以为然。

首先,煤炭行业苦脏累、安全状况差是造成“招工难”的最主要因素。煤矿曾有谚语曰:“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是个挖炭的。”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发展,煤炭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确实有了较大改善,但矿工仍是重体力劳动者。

其次,煤矿远离城市,生活基础条件差。煤矿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远离城市,且女性从业者有限,在煤矿工作的大多是男性职工。因为远离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相对不齐全,造成职工恋爱难、成家难。这也是年轻人不愿到煤矿工作的一个原因。

再次,煤矿企业待遇相对较低,留人难。在笔者所在单位,煤矿采掘一线职工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后,基本收入为5000多元,井下辅助工为3000多元,地面职工为2000左右。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收入较高。目前,拖欠工资现象在各煤炭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现如今,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一个月挣6000多元甚至8000多元并不费事,且较少遇到拖欠工资的现象。

过去,煤矿工人的地位、工资和各种待遇都相对较高,不少人以在煤矿工作为荣,一些矿工也愿意让子女留在煤矿工作。如今在煤矿干了十几年,在市区也买不起一套住房。面对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不仅老一辈的矿工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煤矿工作,连矿工子弟也不愿留在煤矿。

明天谁当采煤工?“招工难”问题如何破解?

如今,通过提高收入待遇、改善作业环境等手段吸引、留住人才已经逐渐成为煤炭行业的共识。

在具体实践中,有的煤炭企业通过减员增效提高自动化程度,让煤炭行业不再是“艰苦行业”;有的煤炭企业把取消夜班提上日程,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有的煤炭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确保主力煤矿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大幅提升工资待遇;有的煤炭企业通过变“招工”为“招生”,开展教育扶贫,不仅解决了“招工难”问题,而且为当地老乡拔掉了穷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支持煤炭行业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应鼓励煤炭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定向联合培养模式,实行“入企先入校,招工变招生,校企双师订单式培养”的培养方式,丰富行业人才储备库。而针对高层次科研人才、煤炭行业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应实行政策倾斜,纳入地方人才引进补贴范围,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同时,要完善煤矿采掘一线职工收入政策,提高一线从业职工岗位津贴和加班补贴,吸引人才向采掘一线流动。

作为基础能源,煤炭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体地位依旧。明天谁当采煤工?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煤炭行业的积极探索、煤炭企业的因企施策,缺一不可。只有人才招聘跟得上,职工新老接替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采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