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成果亮眼!第12届国际基建论坛签署11项合作协议 总金额超23亿美元

2021-07-23 21:59:21 中国能源网

今天下午,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工作,第12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落下帷幕。

两天时间里,论坛共组织了31场平行论坛和商务活动,举行了203场商务洽谈,促成和见证了尼日利亚尼日尔河综合治理项目、巴西水电开发项目等11项合作协议的签署,合同总金额超过23亿美元。

论坛连续第五年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和报告》,为业界把握后疫情时代国际基建市场走势和机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论坛同期举行了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第七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及专题活动,为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国家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务实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谈到,第12届国际基建论坛是在全球疫情起伏反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脆弱复苏,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的背景下举办的一场国际性会议。

他强调,论坛的举办,达到了提振行业信心、凝聚业界共识,实现合作共赢的办会预期。

回顾和总结本届论坛,房秋晨认为主要体现三个特点:

一、汇聚业界精英,推动合作共赢。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本届论坛依然得到了国际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规模和层次均有显著提升,论坛的高端、权威和专业性更加凸显。

本届论坛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500多家单位逾1300位嘉宾出席。与会的4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借助论坛平台与各界进行交流互动,推介国别市场环境;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尼日利亚航空部部长和哥伦比亚交通部部长等嘉宾以视频形式参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25家金融机构的高管就金融创新和产融结合发表真知灼见;64家全球最大250强国际承包商,7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都深度参与到论坛活动中。

二、聚焦热点前沿,引领行业新发展。

论坛的高端性为推动各国政策沟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参会嘉宾构成的广泛性为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提供了重要机遇。论坛议程中的“投融资模式创新和产融结合”、“‘双碳’驱动及绿色转型”、“科技创新赋能转型升级”和“对外设计咨询引领行业发展”等核心议题,高度契合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的理念,为各方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务实对接的平台。

三、助力协同发展,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随着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围绕论坛举办相关业务促进活动日渐增多。本届论坛,参会嘉宾较上届增长30%,展览展示的规模增长了40%,组织和促成商务会谈数量增长了10%。其中,53%参会嘉宾来自装备制造、金融保险、设计咨询、建筑材料、工程服务等相关产业链。

房秋晨谈到,本届论坛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133位发言嘉宾通过现场、视频的方式参与到论坛各项论坛中,形成了推动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五点共识:

一、后疫情时代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面临新机遇。

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但全球基础设施巨大刚性需求没有变,疫后各国依靠基建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变,国际业界依靠升维变革、创新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后疫情时代,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引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建筑业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国际业界应该有力回应甚至引领这一趋势,在战略规划、标准规范、产业布局、绿色金融、碳资产管理等开展精准对接,全面深化绿色基础设施国际合作,推动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减碳模式和绿色发展。

三、推动金融创新和产融结合破解融资瓶颈。

投融资问题是行业发展的永恒话题。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其建设运营存在着特殊性和外部性,需要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共同发力,寻找符合各国实际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推进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对外设计咨询与承包工程协同创新发展。

发挥对外设计咨询在对外承包工程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全球资源配置和属地化协同发展,推进标准规范体系改革,建立全球化人才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海外并购路径,不断提升对外设计咨询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价值链前端和高增加值环节争取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科技创新赋能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行业发展向着智能化、数字化和清洁化加速转型,国际业界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实施路径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加强项目规划、资源调配共享,提升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协同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