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2-05-06 08:26:06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

近年,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和电力改革不断深入,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历史上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累计装机高达1.08亿千瓦。然而,中国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面临政策、市场和运行管理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德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先的国家之一,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对中国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在此背景下,4月28日,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代表处(GIZ China)、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来自国内外政商产学研的多位代表参会,共同研讨了中德两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前景。会议开始阶段,GIZ中国能源转型项目主任侯安德(Anders Hove)先生和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中国区总裁涂建军先生先后代表主办方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外专家结合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精彩的观点分享。侯安德先生重点分析了分时电价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经济性的影响,指出在分时电价政策下,更大的峰谷电价差会让分布式光伏更加经济。德国能源署(dena)政策与战略部首席专家蒂姆·曼奈尔(Tim Mennel)博士分享了德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政策、市场、商业模式和运行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所李琼慧所长分析了规模化发展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特征及定位,着重从微观、综观、宏观三个维度分析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经济性的基本逻辑,强调提升分布式发电项目经济性应该从费用减免到价值创造、从市场化交易到真正进入电力市场的必要性。

在开放讨论环节,中外专家结合中国分布式能源在双碳背景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力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并积极为中国如何加快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谋划策。

Agora能源转型论坛德国团队高级顾问托思滕·莱克(Thorsten Lenck)先生认为,德国应着力减少市场壁垒和障碍,从立法层面更多的倾斜或者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出台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多的补贴。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女士认为,当前分布式光伏项目面临较突出的融资难融资贵的挑战。对于民营企业,这个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可大幅降低工商业分布式项目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华中科技大学陈新宇教授指出在区域微电网级别来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出力以及海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通过分布式资源用“云计算+边缘计算”协同的架构协调,并与整个大电网形成良性互动,是下一阶段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焦文广先生结合本公司投资和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的体会,认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应该有明确的产权证;建议通过将分布式电费收取渠道与电网公司的有关平台相结合,来解决分布式能源普遍存在的收费难问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先生认为,对分布式储能影响最大的是峰谷电价机制;对于分布式储能的机会,中长期来看,可能需要集成商、运营商能够深刻理解未来电力市场的电价机制,包括现货电价的演变,这对分布式储能既是风险点也是机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先生认为,分散式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政策瓶颈包括“地”和“网”。在“地”的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在正确理解风电对农作物的影响基础上给予分散风电适当的政策支持。在“网”的方面,建议参考德国经验,在并网技术要求上明确区分分散式风电项目与集中式风电的相关要求。同时,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审批手续也应大幅简化。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主任、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原局长黄少中先生进行了会议总结,并就中国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提出五条建议:一是积极发挥规划引领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大在电价、融资、金融、税收、容量补偿、土地利用政策等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三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差异化发展;四是发挥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作用,促进协同融合发展;五是推动分布式能源进入电力市场、绿证市场、碳交易市场等,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减排价值。

本次会议围绕中德两国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发展以及合作交流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会议效果获得了参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未来,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将与包括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及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在内的合作机构共同携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助力中国能源绿色清洁低碳转型以及“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中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