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解堵‘接力赛'总算是跑赢了。”10月5日15时,华北油田采油四厂永清作业区采气站固417井组员工李福顺看着瞬时流量,终于舒了一口气。
原来,2日由于小雨,环境气温骤降,值班员工朱志宽发现瞬时气量下降,为不影响下游用气,岗位员工、技术员、司机一棒接一棒,开始了一场解堵“接力赛”。
2日16时,朱志宽裹紧身上的工服,顶着小雨巡检至外输流量计时,发现瞬时气量从以往的2000立方米降至1400立方米,根据往年的经验,他将问题锁定在固416井和固46井上,赶紧启动甲醇泵,打开注醇线阀门,为这两口井进行点滴注醇解堵,半个小时后看到压力回升、流量正常后,他知道冻堵解除了。
3日员工李福顺接班,跑完“第一棒”的朱志宽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他,并叮嘱他多关注这两口油井。但天公不作美,又下了一天的雨,加上头一天夜里固安地区温度曾将至零摄氏度,到了傍晚19时,固46、固416井又一次冻堵了。眼看流量计流量从2000立方米多降至1600立方米,李福顺也按老办法进行解堵,但半个小时过去了瞬时流量在1600到1800之间来回反复,他立马打电话给值班干部宋连政和刘雷滨。
宋连政、刘雷滨接到“接力棒”立马踏着满路的积水,匆匆赶到固417井组,经过一番对比查看后,他们发现虽然启动注醇泵能够解堵,但时间较长且效果不明显,势必会影响乙方的用气,决定采取人工解堵措施。
他们停了注醇泵,佩戴好防护用具,从甲醇罐里接出两小桶甲醇,将两口井的总阀门一关,一人爬上架子,打开测试阀门,另一人将把10多升的小桶甲醇递上去,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下,甲醇徐徐进入测试阀门利用重力慢慢流下去。接下来就是半个多小时的“焖井”,两人在瑟瑟的秋风中,轮流查看“焖井”后外输压力变化情况,直到21时,固416井解堵成功,又过了3个小时固46井在第三次“焖井”后气量恢复到以前的正常值。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固417站,再次将“接力棒”交还给李福顺,并叮嘱李福顺继续采取点滴注醇的方式防止再次出现冻堵现象。
4日,天气转晴,四口生产井外输流量计逐渐恢复到2000左右,但是夜间还会出现气量时高时低的现象,眼看节前备的甲醇量已经消耗殆尽,为了防止夜间低温再次造成冻堵,5日一大早李福顺又给司机吕鹏递出了“接力棒”。
吕鹏接到“求助信息”后,立马驱车赶到作业区,备足了甲醇送至固417井组,这样即使天气降温也不用担心了。
直5日下午,四口井全部恢复正常,一场“接力赛”式的解堵宣告胜利。(特约记者钱玮玮 通讯员刘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