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4-218 亿元,同比增长260-267%,其中Q3 归母净利润92-96 亿,同比增长208-221%。在限电背景下,公司三季度硅料业务盈利继续提升,电池业务盈利水平也在修复,此外,公司在组件环节也有进展。公司在硅料、电池领域已展现出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随着出货量提升,公司组件业务也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三季报预告同比高增长。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4-218 亿元,同比增长260-267%,扣非归母净利润216-220 亿,同比增长264-271%,其中Q3 归母净利润92-96 亿,同比增长208-221%。
三季度硅料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预计三季度公司硅料销量约为7.2-7.4 万吨,权益销量5.6-5.8 万吨,估算单吨净利润可能在15-16 万元左右,环比Q2 有所增长,预计三季度硅料业务贡献业绩约为84-90 亿元。公司此前发布公告,三季度四川省当地产能受到限电影响,预计归母净利润减少7.53 亿元,展望四季度,硅料价格可能依然会维持高位,同时限电对产能的影响可能会减弱,四季度公司硅料盈利可能会继续向上。公司保山一期5 万吨、包头二期5 万吨已于Q3 投产,随着公司硅料产销进一步提升,公司硅料业务量利齐升有望延续。
电池片单瓦盈利继续修复,组件业务逐步取得进展。预计三季度公司电池销量10-11GW,受大尺寸电池片供需相对紧张影响,单瓦盈利较Q2(6 年折旧单瓦0.03 元/W,10 年折旧单瓦0.04-0.05 元/W)有提升,估算电池板块贡献业绩约为4-6 亿元。公司重视新型电池技术研发,已有TOPCon、HJT各1GW 产能,但尚未披露新型电池扩产规划,我们预计新型电池技术以TOPCon 为主,考虑到TOPCon 与PERC 有一定兼容,公司在电池环节可能会持续保持较强竞争力。三季度公司组件业务逐步取得进展,随着出货量提升,公司组件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2024-2026 年产能将进一步扩张。公司2020 年2 月披露2020-2023 年发展规划,计划2023 年实现硅料产能22-29 万吨、电池片产能80-100GW。近期公司提出2024-2026 年规划,将进一步扩张相关产能,计划实现硅料产能80-100 万吨、电池片产能130-150GW,同时,公司提出将整体保持合理的负债水平和负债结构。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公司成本控制与制造管理能力比较突出,三季度硅料盈利能力继续向上,电池片业务盈利也在持续修复,同时,公司在组件业务也有望逐步取得进展。上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为280、240 亿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装机低于预期,疫情影响海外需求,硅料价格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