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电力集团管辖有50座小型水电站。这些电站基本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备老旧,安全运行存在隐患,特别是每逢汛期都面临着安全考验。
但今年以来,面对多次洪峰,所有电站都平稳度过,并且发电量实现大幅增长。截至10月底,发电量同比增长17%。
老电站焕发新生机的原因何在?电站多位管理者观点一致:数字化技术加上规范化管理。
“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确保安全度汛
“我们管辖的50座小水电大多为径流式电站,因历史遗留问题,这些电站设备老旧、安全管理粗放,运行存在隐患,特别是一到汛期,心里就有些忐忑。”广西新电力集团总经理余文辉介绍。对此,该集团结合实际聚焦安全管理短板,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定期开展防汛度汛演练,多措并举确保水电站安全度汛。
进入6月份,广西全面迎来主汛期,每一场强降雨都是对水电站的一次考验。6月下旬,受强降雨影响,南丹县同贡水电站所在流域清水河水位不断上涨。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作为尾水直排清水河、已有建站30多年历史的老电站,同贡水电站按照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作最坏的打算,做最万全的准备”,有序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经过超24小时的不懈坚守,平稳度过此次强降雨的严峻考验。
从容应对汛期强降雨过程同样也体现在其他水电站上。广西新电力集团容县供电公司发电管理所经理梁远秩介绍,早在汛前,容县供电公司就做足准备,编制“一站一预案”,提前安排设备技改、检修等各项工作,开展应急演练,为水电站安全度汛提供保障。广西新电力集团还开展了4轮汛前水电站安全风险隐患“大扫除”及其他各项隐患督查,累计发现隐患问题419项,并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立行立改。
水电站安全管理重在日常。该集团持续完善发电业务“1+N”作业风险管控机制建设,细化安全管理颗粒度,抓好作业现场风险月、周、日管控工作,完善“线上+线下”“专业+安监”管控的安全工作氛围,并结合实际滚动梳理安全风险,增加了发电机组转子及大型设备吊装,大坝、水工设施高边坡的临边、临水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典型作业种类及风险等级划分,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提高水电站及水库大坝的安全管控能力。
数字化技术实现减员增效
走进玉林市容县容城电站集控室,透过显示屏,生产、安全、设备等关键指标一目了然,电站实现了集约化远程集控、安全智能调度。
站长严付勇介绍,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背景下,电站不断探索设备管理和人员整合的新思路,实施“少人值守、集中控制”的运行管理模式,在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已由原来每班8人变为4人值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还实现了人机运行科学管理。
下一步,广西新电力集团还将对多座电站、水库实施集约化运行管理,进一步推进水电站安全生产和运营模式深度变革,实现本质安全型水电站的创建。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数字电网的建设,机组和电网之间协调配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进一步推动了水电站自动化逐步向传感数字化、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按照广西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广西新电力集团正加快发电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脚步,运用“智慧安监”管理平台开展线上安全管控,推进水电站光纤覆盖建设,启动“无人机建模”开展网格化自动巡检,开展所辖水电站综合管理数字化改造建设等,推进新一代数字技术和发电业务深度融合。
广西新电力集团副总经理彭庆良介绍,未来,集团将依托南网云、全域物联网平台和南网智瞰等实现生产巡维中心、监控中心等远程巡检和集中监控,逐步做到生产管理、运维人员实时掌握水电站最新运行状况。
此外,广西新电力集团还结合实际对50座水电站进行不同程度的设备、技术改造升级,通过更换或改造低效的水轮机、发电机等机电设备,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广西新电力集团相继出台水电站规范管理的制度文件87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7%。
事实证明,只要推广数字化手段,强化科学规范管理,推进设备技术改造升级,老旧小水电也能焕发新生机,将一江清波转化为不竭的电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