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一个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是渴望,是期待,亦或是迷茫。金榜题名或许是人生成功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名落孙山也不一定就改变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我认为,高考并不是唯一的人生选择,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是干哪一行,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总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过对于我这个出身在农村的孩子来说,高考是真的改变我命运的唯一正确选择。爸爸妈妈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在他们那个年代里,读书是一种奢望,他们每天只能随着生产队的工作安排,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他们想读书、想考大学的梦想,在不断消失的日子里逐渐破灭了。所以爹妈要求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好好读书,将来能够考上大学,是父母在我们弟兄几个人身上的全部希望寄托。记得在我们村里,凡是能考上大学的人,都到大城市参加工作去了,日子都也过得比在家里要强些。而且只要能考上大学,或多或少能给家里减轻些负担,也会让父母在邻里之间唠家常时有了滔滔不绝的自豪感和值得骄傲的话题。
经历过那个年代苦日子的无奈,感受过庄稼地里凭力气吃饭的辛酸,我渐渐读懂了父母的眼神。从上初中那年起,我就暗暗使劲,一定不负爹妈的期望,一定要考上大学,于是,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我的成绩慢慢好了起来,带着好多个第一,我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那个时候的高考,没有监控,没有手机,校门口没有志愿服务队,也没有保电人员,更没有家长在门口焦急等待的情形。我们也像平时一样,听完爹妈比平时多了几句的叮嘱外,便一个人来到学校,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着两个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后,便开始答题。监考老师转累了,就坐在那盯着每一个人的脸,还不时地吓唬吓唬我们。
我倒是心态坦然,任凭监考老师如何犀利的眼光在我的脸上扫来扫去,我只顾做自己应该做的。其实那个时候我的理想很简单,我就想毕业以后能当一名电工,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电工很牛,只要穿上一双很大的“鞋”,就能登上那么高的电杆去抄表,只要拿上一根“棍子”,就能给每个家庭送上电,只要拿起笔来写写算算,就能让你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他们。
在这个简单理想的憧憬下和平时努力的积累下,我竟然考了个好分数,圆了我的大学梦。
毕业后,我的梦想真的实现了,我真的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只不过参加工作后,我对电工的印象改变了。当我拿着脚扣这双大“鞋”登上电杆时,才知道腿肚子原来会抽筋儿,还可能会从杆上滑下来;当我拿着拉闸杆这根“木棍”去拉合隔离开关停送电时,啪啪的放电声也让人心惊肉跳,如不按安全规程操作,还会有生命危险;当我拿着电费单向用户催缴电费时,我才知道要电费也需要“三千”精神(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我还知道那些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将安全优质的电能送给千家万户而日夜坚守在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上的电力工人们的不辞辛劳和默默付出。电力人背后的这些感人故事,或许只有我们电力工人自己才能真正懂得。
又逢一年高考季,千万学子又云集考场,做人生的博弈。他们或许将来有人会走进电力行业,和我一样为电力事业增砖添瓦,又或许他们只是成为了我们的一名客户,感受着电力人带给他们的光明和温暖。而作为一名电力人,高考保电则是我们光荣的社会责任,更是成就学子们伟大梦想的护航者。成立保电队伍、开展夜间巡视、全力消除缺陷、坚守保电现场,构成了高考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电力人用他们的辛劳和无私的奉献为高考学子们搭建起一道安全稳定的保供电屏障。电力人,永远都是在台前幕后做着一些最朴实、最真诚的服务,不论严寒酷暑,不论白天黑夜,用户在哪里,电力人的服务就在哪里,这是不变的职责,更是不灭的信仰。电力人,永远都在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城市“电”亮光明,为这个社会奉献着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