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闻名的周期,叫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经济周期运动中最长的周期,它的一个循环是六十年,而一个人的自然寿命主阶段也大约正好是六十年。
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回升、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经济环境都有明显的特征,因此,看似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六十年的周期波动中嵌套着每二十年波动一次的三个房地产周期,一个房地产周期又套着两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又套着三个库存周期。因此,若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场康波,大致就会经历三次房地产周期,六次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十八次库存周期。
那么,在这样一场康波中作为个人又该如何成长呢?当然是把握住康波中的规律,借助时代赋予的风口,来乘风破浪呀!用一些实例或许能给到诸位借鉴意义。
在康波六十年代的巡回中,在经济浪潮的潮起潮落中,能在其中把握住机遇的都是时代的弄潮儿,都是智慧和勇气的结合,绝非只是简单的运气。例如在第四次康波的衰退阶段,那些在两千年至两千零二年大宗商品的牛市中成长起来的煤老板们,都是认准了趋势才敢于去破釜沉舟的。而现在处于第五次康波,大宗商品的牛市早已结束,这意味着至少到二零三零年以前,在商品走势为熊市的时候,都很难在商品方面获得大的收益。
第二个例子是在一九九九年启动的房地产周期,地产价格分别分三波上涨,到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四年第三波上涨上去之后,基本确立了房地产的最高点。之后房地产的上涨主要是一线城市核心区域,这样的上涨属于B浪反弹。而依据统计数据,普通人一生大概会经历两次买房,一次在二十七岁,属于结婚时的刚需住房,另一次在四十二岁,属于改善性住房。因此,即使没有足够的勇气参与到大宗商品交易中,也可以在房地产低估值的时候,通过抓住投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房地产投资来升值。
第三个例子是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成长起来的企业,如万科、万达、佳兆业、金地和绿城等房地产企业以及百度、腾讯和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他们大力发展商品性住房和大型综合商业地产,建立数据库、建立模型和成立超算中心,在国家向城市化和产业信息化大踏步的时候,实现了自己的指数级的增长。还有中信证券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所说,巴菲特的投资成功,也得益于他出生于第五次康波的回升阶段。当然,出生在第五次康波回升阶段的人不止巴菲特一个,而独有巴菲特获得那样巨大的投资成功,这或许也正是我们思考和发力的着力点,因为即使宿命将你安排到石器时代,但却是由你自己选择藏匿还是拿起武器。
人的一生便是一场康波,在这样的起伏中通往何种的终点,取决于你的选择和对周期的理解。(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