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塔什库尔干县地处偏远的帕米尔高原,具有“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两路连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能源资源粉丰富,拥有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光能资源良好,塔县红其拉甫口岸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重要门户口岸。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以红其拉甫口岸为抓手,积极开展电网低碳转型探索,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依托晓数绿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业支持,首创“绿电全寿命周期电碳核算模型”,深度融合物联网、区块链及数据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碳排放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溯源,将“红其拉甫口岸”打造成,集“风光旅游”“绿色低碳”“智能清洁”于一体的经济贸易核心区。
该成果采用“LCA”法(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结合数据智能清洗及校验技术,为出口货品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使用、废弃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信息提供可信存证,辅助出口货品完成合规绿色认证申报,通过实时测算县域分区域、分时段电力碳排放因子,准确地测算不同时空的碳排放构成情况,完成了碳排放多源数据融合与交叉验证,实现碳排放因子精准校核。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通过整合塔县县域内光伏站、水电站、 储能、微电网、清洁供暖等分布式能源资源和可调负荷,预测削峰填谷出力情况,构建虚拟电厂,开展分钟到秒级的快速功率调节,实现源网荷储的协同优化,保障供需平衡,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全量消纳。
据悉,国网喀什供电公司积极推进的《“红其拉甫口岸的降碳密码”--以绿电全寿命周期为核心的电碳核算技术方法创新深化应用”》创新成果获得2025年第八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碳排放监测分析典型应用场景实践赛道一等奖。
该成果构建起"能碳监测-智能调度-跨境互认"的数字化闭环体系,将传统碳核算误差率从15%降低至3%以内。同时,创新引入“度电碳足迹”指标,量化每千瓦时清洁能源的减排贡献,为跨境贸易碳关税协商提供数据支撑。对低碳减排发展、促进绿色贸易转型、加快电网清洁转型具有全国推广价值,为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特色喀什方案。
下一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将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生产、流通、使用全产业链中的应用优势,依托能源大数据平台、能碳全景平台,促进绿色贸易转型、加快电网清洁转型,提供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喀什方案,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喀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