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拼命建核电站,背后信号意味深长

拼命建核电站,背后信号意味深长

2025-05-08 08:51:35 米筐投资
百年大计,均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在4月27日,一则看似和普通人关系不大的新闻出炉,在重要会议上,大佬宣布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这次核准的核电机组总共十台,包含广西、广东、浙江、山东、福建五省5个项目。
 
每台机组投资大约200亿元,按照这个计算,此次核准投资额高达2000亿。
 
 
2000亿的核电项目即将上马。这是今年以来首次核准新项目。也是这次核准,将不为人关注的核电项目推进了大众视野。
 
是的,和人们想象中的不一样,近四年以来国内的核电项目正在提速。
 
去年8月份,国家下发了一份《有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文件,这里面有一句话是重点——
 
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能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25%左右。
 
就这一句话,把未来几十年国内的能源转型方向给确定了。以后要减少燃煤燃油等高能耗的能源消费,增加安全、清洁和自主的能源结构。
 
那在清洁、高效、安全和自主可控的能源结构里,核电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从2019年再次为核电项目的建设打开了大门。从2019年开始,核电项目的建设浪潮开始掀起。
 
2019年,4个核电机组获批。
 
2020年,4个核电机组获批。
 
2021年,5个核电机组获批,
 
到了2022年获批核电项目直接翻倍,10个核电机组获批,此后的2023年,获批10个,2024年获批11个,达到历史高峰点。今年再次获批10个。
 
按照当前的建设节奏和速度,2030年前中国运行核电站的规模将会成为世界第一。
 
其实截止到2024底,我们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已经是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以后在新型能源格局上,我国将形成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沿海核电,覆盖全国的新能能源网。
 
这是一次重大的能源结构的重塑,为未来国内百年的能源格局打下了基础。
 
2
 
一提核电,估计很多人心里都要一咯噔。2011年福岛核泄漏的阴影,至今还笼罩在不少人的心头上。
 
核电站,是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同时也是当下清洁能源最理想的方式。
 
国家为什么从2019年之后要大力发展核电站呢,在这背后其实是大国能源安全的深谋远虑。
 
你们应该注意到了核电项目获批的两个时间点。
 
一个时间点是2019年。
 
另一个时间点是2022年。
 
这两个年份都有特殊的含义。2019年是我们遭遇第一次贸易战的第二年,美国在科技和贸易上向我们发起进攻。
 
2022年是俄乌战争开打的一年。欧洲诸国受制于天然气供应中断的弊端世界瞩目。
 
这两件事都反映出来全球贸易和地缘格局的变动。那作为一个大国,能源安全尤其是电力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电力是工业的血液。电力的供应充足是经济运行的保障。2024年底全社会用电量是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创了历史新高。
 
 
目前我国能够实现电力的供需基本平衡,但是在夏季,华中、东部等区域的省份用电偏紧。而且当下电力需求正在面临两个大变化。
 
一个变化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换电服务业增加了对电量的需求。
 
另一个变化是人工智能时代,AI的尽头是对电力的需求暴增。
 
这两大部分的电力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预测,到2026年,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将激增550%。根据微软和谷歌这些科技巨头们的报告,它们的电力消耗量已经超过了100多个国家的总用电量,足以见识人工智能领域对于电力的消耗。
 
而当下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重点,也是我们冲破对岸科技霸权的发力点。电力的充足供应是国内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能源后盾。
 
所以电力的供应,不仅关系到大国的能源安全,还关系到大国在未来的科技博弈中的胜败。
 
那在电力供应中,核电是当下电力供应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方面,相比于传统能源,核电属于非化石能源,具备碳排放量少、无污染、清洁度高等优点。另一方面,相比较风电光伏和水电,核电具有稳定性高,可发电小时数长等优点。
 
核电可以说是补上了化石传统能源和风电水电各自的缺点,那自然而然的它就成为了能源安全布局之下重点发展的新基建。
 
3
 
大基建分旧基建和新基建。
 
过去的旧基建,指的是修路架桥、建高铁、建公园修地铁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项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边际效用的递减。
 
而新基建正在面临巨大的缺口,处在需要狂飙猛进的时间点。
 
当下的大基建建设,更多的聚焦在新基建上。
 
当下的新基建,在水利、港口、运河、风电光伏和核电的建设上。相比较以前的旧基建,这一轮新基建的建设狂潮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更加注重国内外市场的联动。
 
不管是港口、水利和运河,除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之外,更注重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联动。
 
第二个特点是更注重经济安全和底线。
 
这是相比于以前旧基建很大的不同点。旧基建时代的基建项目纯粹聚焦于经济的发展,而现在是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之中做出重大项目建设的抉择。
 
核电兼顾经济安全和发展,正是这一轮新基建之中的重中之重。
 
我国的核电项目建设和投资有着明显的区域集中的特征,现在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分布于8个省份28座核电站。
 
它们分别是广东、浙江、山东、辽宁、福建、广西和海南。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广东和山东。
 
广东省是核电第一大省,现在已经有大亚湾、岭澳、阳江、台山、陆丰等核电站,总装机超了3500万千瓦。
 
山东省是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高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已经在山东荣成商运投产。目前我国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第三代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成为了国家名片。
 
这也是我们这几年大力发展核电的其中一个原因。
 
第三代核电技术的革新,让我国的核电安全性排在了世界的前列。
 
自主品牌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开发了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加上四套冷却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即使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也能保证安全性。
 
技术,是我们大力发展核电的底气,也是能源安全布局的底气。
 
这两年我国的核电建设也在一点点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和边疆推进,随着湖南、湖北和四川也在布局核电,后面全国会形成沿海-内陆-边疆的核电布局。
 
围绕着核电,将会是另一个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万亿大基建。
 
而这个万亿大基建,将是百年内为大国的能源安全和科技突破的新支点。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