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储能
  • 人形机器人催生动力新需求 圆柱电池抢占高速增长新赛道

人形机器人催生动力新需求 圆柱电池抢占高速增长新赛道

2025-05-27 18:32:59 china5e
全球首台全电驱拟人奔跑机器人“天工”,实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室外百级台阶攀登及拟人化奔跑;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通过视觉感知与实时决策,可完成复杂操作精准分类电池模块、灵活抓取鸡蛋等复杂操作;乐聚机器人“夸父”实现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在柔性制造、狭窄空间作业中效率提升至人工的50%;宇树科技G1机器人在京东线上首发,推动消费级人形机器人正式迈入家庭场景……
 
2025年被业界普遍定义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随着核心技术实现多点突破,量产进程持续提速,行业从技术验证阶段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跨越。
 
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对高效劳动力替代方案的需求愈发迫切。人形机器人作为兼具智能交互与灵活作业能力的“科技新物种”,正迎来应用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期。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或将突破500万台,市场规模达7500亿元。
 
在产业推进过程中,电池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心脏”,也成为其能否真正走向大规模商用的关键变量。
 
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人形机器人对电池的需求体现在多个关键性能维度: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在有限空间内储存充足能量,从而支撑机器人长时间的运动、感知与交互等复杂功能;同时要能提供强劲的瞬时功率输出,以应对跳跃、搬运等动态动作的瞬时大电流需求;充电效率方面,需支持快充技术,尽量缩短充电时间以提升使用便利性;电池寿命也至关重要,需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稳定性能,减少维护更换频率。
 
在物理特性上,轻量化是核心要求之一,需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重量与体积,以适配机器人紧凑的机身结构并减少额外负载;同时电池要具备极为可靠的安全性能,以应对挤压、颠簸、冲撞等情况。环境适应性方面,无论是低温环境下的续航保持,还是高温场景下的散热控制,电池都要能够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业内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将达到50-80GWh,呈现出量级上的大幅跃升。从技术适配性与需求规模的双重维度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推动锂电池技术迎来“场景定义创新”的关键变革。
 
在当前产业化阶段,人形机器人锂电池方案需在成熟工艺与性能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圆柱电池凭借高倍率放电能力、在机器人关节、躯干等狭小空间内灵活排布的结构适配性、以及成熟稳定的规模化生产,成为适配人形机器人复杂运动结构与量产需求的主流选择。
 
面对这一前景广阔的前沿市场,众多锂电池企业已纷纷抢滩登陆,多维度突破产品性能瓶颈,全力推动电池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
 
以比克电池为例,在圆柱产品领域,比克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搭配新型硅基负极材料,开发出高克容量、高首效、高电压平台的化学体系,大幅度提升电芯能量密度,满足人形机器人全天候连续服务需求。
 
据悉,在高功率赛道上,比克聚焦倍率型圆柱电池技术突破,其全新一代圆柱电池,以24C放电的强劲性能精准匹配人形机器人工作时的瞬时高负荷工况;同步支持 5C 快充,高效缩短补能周期,增强任务连续性;-40℃-80℃的超宽温域,确保极寒、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避免性能衰减;通过降低内阻、加速热传导、抑制温升等多重优化,确保电池在大倍率充放电场景下的安全性,满足机器人终端严苛的性能需求。
 
而从长远来看,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正凭借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优异的安全特性,日益成为行业瞩目的技术高地,引领着下一代机器人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记者梳理发现,多家A股公司同时布局固态电池与机器人赛道,对此比克也已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目前,比克开发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360Wh/Kg,多款产品可通过最严苛的针刺、短路、热箱测试,确保电池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安全稳定。
 
据悉,目前比克将针对不同场景打造更为适配的电池方案。现阶段,比克以圆柱电池为核心切入点,通过规模化应用快速建立市场适配基础;未来,比克将持续布局固态电池技术,为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升级提供更为坚实的底层动力支撑。
 
产业人士主流判断认为,对锂电企业而言,人形机器人这一市场不仅是业务增量的争夺,更是技术话语权的重新定义。谁能在这场技术的较量中率先破局,谁就能在这场“新风口之战”中占据制高点。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圆柱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