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一辆拉着管束式氢气集装箱的货车停靠在华电铁岭制氢项目充装站的门前,司机下车接受证件和着装检查,合格后,才重新回到驾驶室将车缓缓驶入站内。充装前,司机将车辆熄火,并关闭了车上所有电器装置。充装时,司机撤离到安全位置。
作为辽宁首个离网绿氢项目,辽宁华电铁岭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自从去年4月20日进入商业化运行以来,已向社会供应绿氢300余吨,目前每月出氢量近50吨,产出的氢气广泛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电子产品、化工等领域。
“进入商业化运行以来,我们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充装站更是如此。进站人员需穿防静电的衣服和鞋,站内严禁烟火或是拨打电话。”辽宁铁岭华电氢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振伟介绍,一个集装箱装满需要3个多小时,站内每天要充装七八个集装箱。
华电制氢项目是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的标志性项目。2023年5月项目落户铁岭破土动工,仅时隔半年,11月30日便成功制取全省第一罐绿氢。去年4月20日,项目正式迈入商业运行阶段,生产出的“第一罐绿氢”直供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在生产出的氢气稳定供应沈阳、铁岭、长春等地。
“我们产品最大的竞争力是过硬的品质。”徐振伟介绍,项目首创“大容量风电离网制氢一体化技术”已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包括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5兆瓦时储能电站和3套单机产量为1000标准立方米每小时水电解制氢装置。
公司的制氢车间,整齐地排列着碱性电解水氢气设备、氢气纯化装置以及气体压缩机等设备。“这边是我们的电解槽,它将风电用电解水制出氢气,经过纯化后的氢气纯度可达到99.999%。”车间工作人员介绍。
在公司的控制室,大屏幕上显示着一体化项目的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制氢系统以及各个设备的实时参数。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着设备状态和运行数据,这间控制室是整个项目平稳有序运转的“心脏”。
“项目依托本地风能富集的资源优势,贯通了风力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全流程,将风电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制氢率可达97.5%以上,具有运行成本低、过程碳减排明显、氢气纯度高等优势。”徐振伟说。
据了解,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绿氢约1123吨,节约原煤2.2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2.2吨。接下来,辽宁华电将进一步打造铁岭清洁能源基地,将制得的氢气合成绿氨、绿醇、SFA,应用到航运、航空、冶金等领域,拓宽氢气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