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主动安全成新车准入硬指标,鸿蒙智行以五维安全理念引领行业

2025-05-28 16:37:00 5e
当国内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55.7%,行业却陷入“重噱头、轻安全”的怪圈。部分车企沉迷算力竞赛与屏幕参数,主动安全技术落地却步履蹒跚。在此背景下,《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主动安全即将成为新车准入的“硬指标”。在这场关乎生命安全的技术突围中,鸿蒙智行以累计避免181万次潜在碰撞的实战数据,重新定义智能驾驶安全的行业标杆。
 
 
安全即豪华:181万次避撞背后的全场景守护逻辑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绝非营销话术,而是鸿蒙智行刻入技术基因的底层逻辑。截至2025年5月22日,鸿蒙智行联盟品牌车型以89.2%的用户活跃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印证了用户对其安全能力的深度信赖。这种“用脚投票”的信任,源自其构建的“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维安全体系。
 
区别于传统主动安全系统的单一传感器局限,HUAWEI 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视觉系统的多源融合,形成“远距探测、中距识别、近距预警”的立体感知网络。在极端环境下,该系统展现出超越人类感知的能力:暴雨天穿透雨幕识别前方障碍物,黑夜中抵御远光灯干扰捕捉假人轮廓,甚至能在120km/h高速巡航时,对突发散落异物启动分级制动。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的搭载,更将感知范围拓展至前向、侧向、后向全维度,彻底破解右拐A柱遮挡、倒车视野盲区等传统安全痛点。
 
数据显示,鸿蒙智行AEB生效时速范围已覆盖1-150km/h全区间,对行人、电动自行车、水马锥桶等动态与静态目标均能精准识别。从城区“鬼探头”到高速散落物,从隧道强光到冰雪路面,其安全能力已通过181万次真实避撞场景的验证,转化为用户口中“救命神器”的口碑共识。
 
 
eAES技术革命:改写“刹停优先”的紧急避险中国方案
 
在传统AEB受限于“单一刹停”逻辑,常陷入“高速刹不住、复杂躲不开“的困境,而eAES通过“边刹边让”的协同控制,将制动与转向避让深度融合。系统实时计”算障碍物类型与位置,动态调整制动力度与转向角度,实现“避障不侧翻、转向不失控”的精准操作,将避险成功率提升至全新维度。
 
值得关注的是,eAES的误触发率按”亿公里/次“标准开发,达到行业要求的100倍,从根本上解决“幽灵刹车”痛点。其50-145km/h的触发时速范围,在雨雾沙尘等极端天气下仍能稳定工作。试想高速场景中,当车辆以120km/h遭遇前方急刹,eAES同步施加制动力并计算侧向空间,通过小幅转向避开追尾;无信号灯路口面对“鬼探头”,系统则以“边刹边让”策略减速微调,既避免碰撞又防止后车追尾,完美诠释“让速不让道”的安全哲学。
 
行业觉醒:从参数竞赛到生命本质的价值回归
 
鸿蒙智行的安全突围,揭示了智能驾驶行业的底层逻辑变革。当《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将主动安全纳入新车准入强制标准,行业正从算力榜单的数字游戏,回归“守护生命”的本质追求。2.64亿公里行驶里程、99.2%的鬼探头识别率、0.3秒的侧向避让响应时间——这些可验证的数据,比任何营销话术都更具说服力。
 
对消费者而言,新时代选车标准已发生质变:与其迷信“全自动”概念,不如关注人机共驾的成熟度;与其追逐屏幕尺寸,不如看重关键时刻的避险能力。鸿蒙智行89.2%的用户活跃度证明,当技术真正服务于安全需求,用户自会用信任投票。对行业而言,从181万次避撞到五维安全架构,从多传感器融合到eAES创新,其构建的不仅是技术护城河,更是用户心中“安全即豪华”的价值认知。
 
 
在主动安全成为“生存题”的新竞争阶段,鸿蒙智行的实践给出明确答案:安全不是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而是每一次出行的“生存概率”;创新不是炫耀的工具,而是守护生命的“必要装备”。随着强制性国标的推进,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从“参数竞争“到”安全决胜”的关键转型,而鸿蒙智行以技术与数据双重验证的安全体系,正在书写智能时代主动安全的新范式。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鸿蒙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