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受下锚船减少、港口发运下降等因素影响,环渤海港口出现小幅垒库,八港单周垒库29万吨;其中,秦港存煤拉高至580万吨附近。本周,下游用户拉运热度减弱,环渤海港口下锚船稀少,港口空泊现象增多,促使环渤海港口再次进入垒库模式。
本周,全国多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电厂日耗稳步攀升,但大部分电厂主要消耗自身库存,并适度采购进口和江内货源,对环渤海港口煤炭拉运减少。但是,当前市场结构性缺货问题仍未缓解,部分贸易商捂货惜售情绪仍在;叠加大集团外购价上涨,支撑了贸易商报价保持坚挺。预计下周煤价将保持坚挺,但考虑到终端库存仍处合理水平,价格涨中趋缓。
首先,供应正在缓慢恢复。前期,主产地出现强降雨,露天矿大面积停产,叠加部分煤矿检修以及生产积极性不高,煤炭产运受到一定影响,产量恢复受限。但本周,主产区天气晴好,各大主力煤矿生产和外运恢复正常。其次,环渤海港口库存略有回升。下游需求明显转弱,下游用户派船积极性下降;但由于产地供应正在缓慢恢复,叠加港口方向发运成本倒挂,集港量不高,环渤海港口库存环比略有增加。目前,在环渤海港口,部分优质低卡煤种货源依然紧缺。再次,电厂消耗煤炭为主,后期仍有补库需求。中旬,大江南北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有的地区可能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目前沿海八省库存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推动终端刚需补库需求持续增加。
压制煤价的因素如下:首先,供应仍有增加预期。长协煤保障充足及新能源发电挤压,下游对市场煤需求提升空间有限,尤其对高价煤接受度不高,压价采购现象普遍,实际成交增量不明显。其次,“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保供仍是重点工作。下半年,主产区将继续稳供增供,守住增量。近期产地的持续降雨告一段落,山西延后结束的巡视即将正式结束,产地供应有增加预期。再次,环渤海港口库存跌至2520万吨后,继续去库出现放缓。此外,前期降雨,高温下煤炭易自燃,部分港口贸易商仍有出货压力。第四,非电行业需求较弱。水泥、化工等行业错峰生产,煤炭消耗减少,库存维持常规水平,采购积极性弱。此外,长协兑现继续增加。近期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加大长协兑现力度,长协煤价下调后,主力电力终端采购长协占比高达90%,市场煤采购并未有明显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