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费咋快翻倍了?是不是电表‘跑’快了?”近日,家住平果市教育路的用户王启年攥着电费单,急匆匆走进百色平果供电局马头供电所营业厅,语气里满是疑惑。
用户有疑问,回应不等人。当天下午,经验丰富的片区经理黄庭扬带着搭档上门了,他没有直奔电表箱,反倒是拉着老王扯起了家常:“最近添新电器了吗?空调开得勤不勤?学生放假了,家里常住人口有变化不?”这一连串问话,正是供电服务中“望闻问切”的第一步,先摸清用电“家底”。
紧接着便实打实开展“现场诊断”,搭档打开手机上的“南网在线”APP,调出老王家的用电日历,近段每天的用电量一目了然,黄师傅则戴上老花镜,蹲在电表箱前仔细打量,接线的端子有没有发烫、螺丝松没松,连细微的划痕都没放过。随后他掏出随身带的钳形表,让搭档去屋里帮忙开关空调、热水器,自己则盯着表上跳动的数字,把每种电器启动时的电流都记了下来。
“老王你瞧,”黄师傅指着APP上标红的几天,“这几天正好是高温天,你家用电高峰,跟开空调的时间一分不差。”他又晃了晃手里的钳形表,指了指电表,“你这台新空调是3匹的,一小时耗的电,比你那用了多年的电热水壶多5倍还不止!表没问题,线也接得结实,没漏电,计数准着呢。”
这下老王才算明白过来:原来近期持续高温,新空调几乎全天候“上岗”,加上孙子放暑假在家,用电设备多了、时长久了,电量“噌噌”往上涨。黄师傅不光解了惑,还顺手教了老王几招空调省电小窍门。
每张“电费突增”的谜团答案从不在办公室的报表里,而在用户的屋檐下:藏在跟用户拉家常的问话里、藏在钳形表跳动的数字里、更藏在用大白话把专业事儿说明白的沟通里。主动上门、把事儿办透,马头供电所以客户满意为标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承诺,让每一度电都带着安心,才是最实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