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期(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7月29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65元/吨,环比上行1元/吨。
从环渤海六个港口交易价格的采集情况看,本期共采集样本单位79家,样本数量为319条。5500K热值(硫分:0.6%-1%)的现货综合价格为652元/吨,长协综合价格为666元/吨,现货与长协的计算比例为1:9。从计算结果看,本报告期,24个规格品中有9个规格品价格上涨,涨幅均为5元/吨,其余规格品价格持平。
分析认为,煤炭市场供应端扰动增加,坑口货源周转及集港受到限制,港口环节可流通货盘供应延续偏紧,市场煤价重心保持惯性上移,本周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指数继续上行。
一、煤矿生产供应扰动增加,给予货源成本端支撑。进入北方汛期以来,晋陕蒙主产区强降雨对煤矿产销带来实质性影响,尤其露天煤矿临时停产情况增多,叠加月末部分煤矿完成产能任务停产及减产情况,市场货源供应及周转受到较大限制。同时,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将对晋蒙等八省区煤矿开展超产核查,国内煤炭产量增速或将继续放缓,政策端调控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向好,带动市场阶段性集中拉运释放,增强矿方挺价看涨信心。
二、港口库存去化加快,供需双方分歧博弈。主产区降雨也对铁路货源组织及运输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叠加坑口货源集港发运持续倒挂等情况,主要集港铁路运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环渤海港口煤炭去库节奏加快。截至7月30日,秦唐沧港口煤炭库存降至2535万吨,周内降幅超17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收窄至30万吨。随着港口环节可流通货盘减少,市场上出现挺价惜售情绪,而下游终端多维持长协货盘兑现拉运,对市场货源采购意愿持续偏弱,需求端依旧无法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供需双方分歧博弈行情下,周期末市场煤价格开始呈现滞涨走势。
三、台风缓和高温天气,电煤日耗冲高势头减弱。入伏以来,沿海台风及降雨天气使得大范围高温有所缓和,也增强了区域内水电出力替代能力,电煤日耗继续冲高势头有所减弱。数据显示,近期沿海八省电煤日耗基本维持在225万吨水平附近,整体库存保持在3500万吨以上相对高位。同时在南方及江内港口库存充足、进口煤保持价差优势等情况下,下游北上采购积极性持续受限。
整体来看,沿海煤炭市场正值迎峰度夏消费旺季,叠加政策端严查煤矿超产、货源供应收紧的预期导向,供需基本面或将进入逐步调整修复阶段,预计短期内市场双方依然难改僵持博弈局面。
沿海航运市场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7月29日),沿海煤炭运价先抑后扬,整体小幅下降。截至2025年7月29日,运价指数报收789.68点,与7月22日相比下行3.72点,跌幅为0.47%。
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2025年7月29日与7月22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41.0元/吨,环比下行0.5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8.5元/吨,环比上行0.1元/吨;秦皇岛至江阴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9.6元/吨,环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