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关税豁免令背后,是美国小众市场长期无货可供的尴尬现实,更是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化策略的局部胜利。
豁免范围:20瓦以下的微型光伏产品
美国商务部近日正式宣布,对部分中国产小型太阳能设备免征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并开始退还2022年12月1日前已征收的关税。
此次关税豁免有明确的技术边界,仅针对特定小型产品:
(1)功率不超过20瓦
(2)表面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厘米
(3)无需内置逆变器即可运行
(4)用于自动照明设备的小型刚性太阳能板
美国商务部将这类产品定义为“规模过小或专业化程度过高”,不会对美国制造商构成威胁。它们主要用于离网、低输出和消费者集成产品。
同时被排除在外的还有表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厘米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因其主要功能不是发电,而是永久集成到消费品中。
美国的无货困境
这项政策调整源于美国老牌智能照明企业路创电子(Lutron Electronics)的请求。这家成立于1961年的企业,其生产的照明控制设备依赖中国制造的小型光伏电池板。
美国商务部征询业界意见时,未收到任何美国制造商的反对。审查期结束后,这项关税豁免政策于7月24日正式生效。
早在2024年10月,美国商务部就启动变更情况审查(CCR),考虑撤销部分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关税,审查过程显示,美国国内对这类产品几乎没有生产能力。
相关人士透露,这类小型离网光伏电池主要用于路灯和光伏充电宝等产品,小板型组件产业链已不健全,美国处于无货可供状态。另外,这主要针对低瓦数低功率光伏电池,和目前主流需求关系不大,这些产品利润微薄,叠加关税影响,多数企业早已停止生产。
美国太阳能制造联盟在路创电子的请求信函中表态,不反对撤销部分光伏产品双反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薄膜光伏产品(非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不在豁免范围内,显示政策精准针对特定硅基产品。
小众市场的及时雨
尽管市场规模有限,此次政策调整对特定领域意义重大。
路创电子等智能家居企业将直接受益。这家宾夕法尼亚州企业需要小型太阳能板驱动其遮阳帘、百叶窗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关税取消使其供应链成本显著降低。
中国小型光伏制造商迎来喘息机会。虽然大型企业已退出该领域,但部分中小企业可重启生产线,填补美国市场空白。
美国离网应用市场将获得更便宜的产品。从太阳能路灯到户外设备电源,这些小众但必要的应用将获得稳定供应。
美国光伏贸易政策正呈现微妙变化。2025年6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等光伏制造设备纳入关税豁免清单;如今,又有部分光伏产品关税被豁免。
中国光伏企业已不再单纯依赖产品出口。隆基的俄亥俄工厂、晶科的佛罗里达基地、润阳的阿拉巴马生产线,这些美国制造的中国光伏产品正绕过贸易壁垒。
小型离网光伏产品重获关税豁免,大型电站产品通过本地化生产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国光伏企业仍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