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钒资源储量全球领先(占比37.2%),并以开发利用钒钛磁铁矿为主,国内前五大钒企均以钒渣为提钒原料,且在“十四五”期间产量增加明显,2024年这五家企业产量合计约11.7万吨,CR5达71.2%;其次是含钒石煤,但因含钒品位低、污染大,环保政策趋严等限制产能增加,当前陕西和河南是石煤提钒主产区,年产量约在1.5万吨左右。2021-2024年间,我国钒产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6.61%,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钒生产国,2024年钒产量全球占比68.1%(以V2O5计16.48万吨,下同),产能利用率65.92%,同时也是全球钒增量的主要贡献国,贡献了约90%的钒增量。
需求端,受主要消费领域钢铁行业钒消费量下降的影响,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2024年钒需求量均较2021年出现下滑,其中我国钒消费量降至11.86万吨,全球占比约57.5%。具体分领域来看,钢铁领域钒需求量在2021年出现拐点(11.1万吨,占比92.6%),2021年以前钒需求量逐年增长,且消费占比普遍在90%以上;2021年以后,随着我国钢铁行业减量发展,尤其是螺纹钢产量的明显下降致钒需求大幅下滑,2024年降至8.76万吨,消费占比降至81%,较2021年减少约2.32万吨。而在非钢应用领域,我国配储能钒电池在2020年前后开启商业化进程,由此带动钒需求增量,2024年储能钒电池钒需求量突破2万吨,消费占比突破10%,较2020年增加约1.42万吨;此外,钒在钛合金和化工领域用量也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二者消费占比合计在9%左右。
在产品进出口以及替代方面,我国长期维持产品净出口状态,并以出口80钒铁和钒氮合金等钢铁领域消费产品为主。另一方面,铌铁也是常用于钢铁领域的一种合金,且在很大程度上可实现与钒合金的替代,当钒价维持高位时,往往表现为我国铌铁进口量的显著增长。2022-2024年,我国铌铁进口量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13.3%;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为29.6%
综上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国钒产量持续增长,但下游非钢领域钒需求增量无法弥补钢铁领域钒需求减量,叠加替代产品的进口增长,钒市整体表现为供过于求。虽有大厂挺价,但受钢铁行业下行影响,2021年以来钒产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2025年上半年98%片钒市场均价较2021年下降3.82万元/吨,降幅高达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