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发帖表示:任何建造并依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州,电力和能源成本都出现了创纪录的增长。本世纪的骗局!我们不会批准风电或破坏农田的太阳能项目。
话很狠,态度很决绝,与他一贯推崇的那一套“传统能源优先”的老剧本并无二致。
特朗普的“能源战争”,到底在打啥?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向,正值美国电力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之下。
特朗普不是第一次对可再生能源开火。早在第一任期,他就退出了《巴黎协定》。2025年6月底,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直接否定了太阳能和风能,说这些设施“丑陋至极”,不应该毁掉美国的家园。同时,他还认为美国能源未来要靠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来撑起。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再对可再生能源发起全面攻击,以可再生能源存在不可靠、成本高昂等问题为由,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将在2027年底前终止风电和太阳能的投资和生产税收抵免。
要知道,美国覆盖大西洋沿岸中部、中西部和南部13个州的PJM Interconnection电网,正面临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在PJM Interconnection上月举行的拍卖中,新增电力容量价格较去年上涨22%。而这一次,特朗普称风电和太阳能是“本世纪的骗局”,显然是要直接把电价上涨的大锅甩给它们。
但你若真信了他是在为美国老百姓的电费账单操心,那就太天真了。据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数据显示,太阳能和储能恰恰是能够最快缓解供需缺口的电力来源,这些项目在排队接入电网的项目中占绝大多数。
特朗普的背后,是一整套传统能源利益集团的支撑。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些才是他真正的“基本盘”。
他说“保护农田”,却允许在保护区内采矿、压裂、砍伐;他说“反对骗局”,却对真正推高电价的电网老化、系统成本、极端天气只字不提。
这种“选择性环保”,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服务的不是国家能源战略,而是选举利益。
光伏人,我们该慌吗
短期看,美国市场政策收紧,确实会让一部分项目推迟、融资更难、企业信心受挫。尤其是那些依赖美国市场出口组件、电池片的厂商,会感受到直接的寒意。
但别忘了——特朗普越是打压可再生能源,越是暴露美国能源转型的结构性矛盾。电网老化、基载电源退役、AI与数据中心耗电暴涨……这些问题,不会因为他不批风电光伏就自动消失。
我们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看美国脸色”的光伏产业了。特朗普越是固步自封,越是在为巴西、中东、东南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市场敞开大门。这些地方,正在疯狂抢装新能源,而他们最认可的合作伙伴,却是中国企业。
2025年二季度以来,隆基、晶科、晶澳、通威、爱旭等13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在海外项目“大展身手”,签约总容量达16,965MW。今年6月,京能国际澳大利亚沃拉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与海外市场深度融合的突破!
可以说,特朗普是无意中帮我们做了一波“反向宣传”:你看,美国越反对的,越说明我们做对了。
能源转型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一场硬仗。地缘政治、利益集团、舆论博弈……每一个变量都在影响行业的走向。
我们能做的,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打磨产品、控制成本、开拓多元市场。是保持清醒认知:绿色低碳是全球共识,不是某一任总统能逆转的。
历史一定是螺旋上升的吗?有时候也会来回摇摆。但最终,能够被太阳照耀到的——一定属于那些早就布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