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合肥工大三下乡:光伏点亮陶西新村振兴路

2025-08-22 09:26:02 日照新闻网   作者: 合肥工业大学 刘佳烨、夏美佳、林益帆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绿能兴乡”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长丰县陶西新村,通过实地走访、同村民深入交流,探寻光伏产业为乡村发展带来的真实改变。

光伏项目扎根乡村,村民熟知发展成果

作为长丰县“整县推进”光伏项目的重要试点,陶西新村因地制宜布局光伏设施。村内的光伏一体化车棚整齐排列,风光储一体路灯沿主干道分布。据了解,全村光伏设备总装机容量达1兆瓦,年均发电量可达100万度,除满足村内日常用电,剩余电量并网后还能带来稳定收益。

“村里这些光伏板能发电挣钱,路灯也靠这个亮起来,我们都看在眼里。” 村民刘大姐说,虽然对具体发电原理不太清楚,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村里的一项重要产业。通过村干部平时的讲解和公示栏里定期更新的收益数据,村民们对项目规模、分红方式等信息有了基本了解,茶余饭后偶尔也会聊起光伏板又带来了多少收益。

党员示范引领,项目平稳推进

在项目实施初期,部分村民对新兴的光伏产业心存顾虑。“装了光伏板,会不会破坏房屋结构?下雨天会不会漏雨?”“这么多光伏板在屋顶,会不会有辐射?”这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两大问题。

为此,村党支部积极行动,针对房屋结构安全问题,社区从省建筑设计院调来安置区原始结构图,邀请专家对所有屋顶的结构性能进行测试;针对光伏板辐射问题,社区邀请皖能集团一同进行现场勘测,结果显示光伏板工作时的辐射值远低于手机与电视机。在实测完毕后,他们还将现场提供的各方面数据进行宣传与科普,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了解的真实情况。

在权威检测和专业讲解的双重保障下,项目推进仅1个月,就完成了95%的光伏板安装工作。

红利反哺民生,活动中心成幸福地标

光伏项目带来的收益正持续转化为惠民成果。“村里不但每年给我们180元的分红,还给我们建了个好地方!”提起活动中心,村民张大爷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这个由光伏项目收益投资建成的活动中心,配备了两台空调、一台高清电视、五场牌桌,而且还有一个理发室,老年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免费理发。

走进活动中心,室内窗明几净,空调送来阵阵凉风。十几位老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西游记》,一旁的牌桌也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以前夏天热得就只能待在家里,现在活动中心全天开放,大伙都爱来这避暑、娱乐。”村民李阿姨感慨道。活动中心已然成为村民们的幸福港湾。

信任筑牢根基,携手共赴振兴新程

光伏项目的成功实施,让村民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感显著提升。“有了这次经验,以后村里搞建设,我们肯定全力支持。”张大爷激动地说。在村里的议事会上,当村干部提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时,村民们的回应格外积极。有人主动询问项目细节,有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这种良性互动,正是信任的最好体现。如今,陶西新村已启动光伏产业二期规划,计划新增500千瓦装机容量,并探索“光伏+农业”复合发展模式。对于这些新规划,村民们充满期待,大家都说:“跟着村党支部干,心里踏实,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此次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团队的陶西新村之行,内容充实且深入。团队成员先是实地察看了村里的光伏板安装区域、活动中心等设施,直观感受光伏项目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随后,与10余名村民进行了一对一交流,详细询问他们对光伏项目的了解程度、项目实施前后生活的变化以及对村委会工作的看法等。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记录村民的讲述,并不时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核实。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团队不仅全面掌握了陶西新村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成效,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具体实践,为后续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