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以Auxin Solar为核心牵头的原告方获得全面胜诉,法院明确认定拜登政府实施的为期两年 “东南亚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进口关税暂停令”(以下简称 “关税暂停令”)非法。这一裁决不仅改写了美国太阳能贸易规则,更将对行业上下游引发连锁反应——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可立即启动回溯征税,涉及金额或达数百亿美元,而依赖低价东南亚太阳能产品的进口商、开发商将面临巨额成本压力。
判决直击2022-2024年关税 “空窗期”,数百亿回溯关税即将开征
此次判决的核心争议对象是拜登政府2022年发布的《第10414号公告》。根据该公告,美国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四国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实施了为期两年(2022年6月6日至2024年6月6日)的反倾销、反补贴税征收暂停措施。当时政府宣称,此举是 “紧急保障措施”——为维持太阳能进口渠道畅通,支撑美国国内光伏项目部署目标。
但矛盾的是,美国政府此前已初步查实:中国企业正通过在东南亚设厂的方式,规避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现有关税,而 “关税暂停令” 客观上为这类产品打开了便利之门。正是这一矛盾点,成为Auxin Solar联合 Concept清洁能源公司发起诉讼的关键依据。
如今法院判决生效后,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回溯征税的启动。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可立即对 “关税暂停令” 期间从上述四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追征此前未缴纳的关税。非营利组织 “美国繁荣联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主张扶持美国本土产业)今年春季发布的报告《2022-2024年关税暂停令下美国太阳能进口回溯性关税的收入影响》指出,保守估计这笔回溯关税可为美国财政部带来540亿美元收入。
Auxin Solar:为本土企业 “夺回公平竞争权”
作为此次诉讼的核心发起方,Auxin Solar一直是美国本土太阳能制造业的 “维权代表”。其代理律师Thomas Beline明确表示:“这是一场明确的胜利。”
Thomas Beline强调,Auxin Solar发起诉讼的核心诉求,是 “纠正关税暂停令对本土产业的不公”。据了解,在 “关税暂停令” 实施的两年间,大量与中国关联、受补贴且价格被人为压低的太阳能产品通过东南亚进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国本土生产商(如Auxin Solar、Qcells、First Solar等)陷入 “不公平竞争”——这些本土企业此前已联合发起针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的 “反规避调查”,却因关税暂停令陷入被动。
此次判决恰好回应了这一诉求。上述 “美国繁荣联盟” 的报告也提到,回溯征税将 “为美国本土太阳能生产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终结其长期面对‘低价倾销进口产品’的困境”。
进口商面临 “天价账单”,行业酝酿多重应对
对依赖东南亚低价太阳能产品的企业而言,判决无疑是 “晴天霹雳”。据行业测算,此次需补缴的关税税率最高可达进口产品价值的200%以上,且覆盖范围包括 “关税暂停令” 期间已投入项目的设备——这意味着进口商、开发商乃至公用事业公司需为 “已完工项目” 额外支付巨额成本,行业不确定性大幅上升。
“对所有受影响的进口商群体来说,这笔关税总额相当可观。即便在当前常规关税制度下,这也是一笔巨额款项。”Thomas Beline直言。
目前,该案被告方及相关利益主体已开始酝酿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三大方向:一是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二是申请 “上诉期间暂缓关税征收”,以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三是通过政治途径推动政策调整,试图取消或减免回溯关税。据悉,参与应对的主体涵盖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包括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比亚迪、阿特斯、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
判决划定 “总统权限” 红线,Thomas Beline:警惕贸易争端中的 “短期逐利”
此次判决还明确了一项关键法律边界:美国总统有权宣布 “产业贸易紧急状态”,但无权废除已生效的关税征收规定。Thomas Beline认为,这一界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初发布关税暂停令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同时,Thomas Beline也以判决为依据,对行业发出警示:“在贸易争端期间,部分企业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采取了非理性的经营策略——比如将产品价格压得过低,这本身就不是明智之举。” 他强调,此次判决本质上是 “给盲目逐利的企业敲响警钟”,行业需更理性地应对贸易规则变化。
截至目前,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已公布判决简要概要,包含非机密信息的完整判决文本预计将于本周末在法院官网的 “判决公告” 栏目中正式发布。业内普遍认为,完整文本的细节将进一步影响后续上诉走向,而这场 “太阳能关税之争” 也将持续重塑美国本土制造业与全球太阳能供应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