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海新闻记者获悉,投资200亿元的盐穴储能电站项目正有序推进中,这是菏泽市继火电、风电、太阳能之后的又一个特大型发电装置。其规划总装机容量达3060MW,由3×660MW和3×360MW机组构成。该项目利用地下盐穴空间作为储能载体,具备环保、高效、安全等多重优势,可有效调节电网负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项目建成后将强力推动当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单县黄岗镇地下盐矿储量极为丰富,预期资源储量约达200亿吨,赋存深度位于1200-1800米之间。盐层厚度达50米,矿层厚实、品质纯净且杂质含量低,尤为适宜造腔作业。经多次钻探取样验证,其物理性质稳定、密封性良好,完全满足高压气体储存需求,为构建盐穴储气库提供了绝佳地质条件。在盐矿中开凿出的盐穴,如同一个个坚固稳定的“天然地下容器”,可承受10-15MPa的高压,安全高效地储存压缩空气,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原理很巧妙,利用晚上用电量少,价格低,利用富裕过剩电能将空气通过相关设备压缩并注入盐穴储存,电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高峰用电时段,释放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实现能量的逆向转换。单县黄岗镇盐穴储能项目在规划阶段即对该技术展开多轮优化,并依据当地电网负荷特征精准调整充放电策略。测算显示,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达40亿度,发电转换效率约70%,将有力保障区域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大幅提升新能源及外来绿电的消纳能力。此项关键指标已在项目2023年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获专家评审确认。
其创新的“盐电联营+采储一体”集群式开发模式,在筹划初期便联合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山东国惠投资、鲁银(菏泽)盐业有限公司等多方主体,历经十余轮专题研讨确立了合作框架。该模式深度协同盐矿开采与储能建设,不仅显著缩短建库周期,较常规水溶造腔缩短50%时间,且造腔成功率高达99.99%,大幅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同时开创盐矿资源综合利用新路径,有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