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受超产核查与安全监管政策持续收紧、煤矿地销利润率较高、货源到港成本持续倒挂等客观影响,主要运煤铁路运量提升缓慢。而煤价上涨,又逢国庆长假和大秦线秋季检修临近,推动终端刚需补库需求加快;总体来看,环渤海港口调入、调出量基本均衡,库存规模未出现明显波动。部分贸易商着急出货,报价松动,清仓过节情绪较高,部分煤种报价下调,但受成本支撑,煤价跌幅有限。
本周前半程,电煤用户采购节奏提高,东北地区部分终端开始进行冬储采购。非电需求端,冶金、化工等非电行业刚需补库持续推进。本周后半程,临近国庆长假,市场交投氛围进一步降温,终端备货已基本采购结束,剩余零散需求还盘围绕指数下浮或大幅压价;叠加非电需求增长有限,煤价支撑力度不足。据曹妃甸港贸易商刘经理介绍,自己公司的现货已销售一空,清垛离场,提前进入假期模式。而京唐港王经理则看好节后市场,他手里的货低价不愿出,他认为,超产核查叠加安全趋严的情况下,产地拉不到货,港口优质资源也匮乏,他继续捂货等涨;他坚信,节后,终端将继续有补库需求释放,煤价会止跌上涨。
临近国庆节,产地部分民营矿进行减、停产,主产区严查煤矿超产,对后续煤矿产能释放产生影响。而随着近期煤价持续走高,下游企业采购成本压力增加,且前期阶段性补库需求已基本释放,下游采购节奏放缓。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结束,火电厂负荷预计逐步回落至低位水平,运行趋于平稳。国内大部分电厂以拉运长协煤为主,少数电厂采购少量市场煤,以达到优化库存结构及配煤提卡的目的。周五开始,华东地区气温再次回升至25-33摄氏度之间,居民用电负荷略有恢复,但由于阶段性采购已结束,因此,对煤市拉动作用有限。
国庆期间,部分工厂停产放假,工业用电负荷将有所回落,叠加气温回落,煤炭需求继续下降。而国庆过后,电厂将陆续开启淡季机组检修,日耗回落节奏将进一步加快,库存将进入垒库阶段;电厂仅依靠长协煤与进口煤,便能充分满足淡季的正常的发电用煤需求,不需要额外采购大量市场煤。综合分析,在阶段性采购任务完成后,后续终端采购大概率仍以少量刚需拉运为主,煤价继续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