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策与经济
  • 金融股市
  • 储能行业:储能的结构性需求确立 经济性加速兑现 推动储能行业景气度继续维持高位

储能行业:储能的结构性需求确立 经济性加速兑现 推动储能行业景气度继续维持高位

2025-10-11 09:05:12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研究员:郭强  

新能源发电并网比例的迅速提高使储能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以欧盟为例,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达到28.5%,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电价波动与“负电价”问题;弃风弃光现象频发;系统惯量与频率质量承压;配电网承载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共性根因有:时间错配;空间错配;同步机组退出现象与系统惯量供给缺口;市场与规制配套不到位等。据ENTSO-E 测算,在欧盟层面,如果到2030 年前额外配置约56GW 储能,可将系统弃风弃光减少约30TWh/年,年度系统成本降低80 亿欧元,每年减少约190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电力系统的储能配套建设分为两个阶段。1.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20%,越过电力系统的最大负荷水平,传统能源让路已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需要配置储能系统;2.当新能源发电逐渐成为主体电源,占比超过50%,长时储能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多地储能市场机制及盈利模式趋于成熟,山东最早构建储能现货市场,其他地区的储能并网各有特色。在山东,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拥有市场参与及结算渠道,电价价差信号更及时、可兑现;能量套利服务、容量补偿等多元服务收益可叠加、能落地。广东价差高,但更依赖多元化叠加。江苏市场化提速,但分时价差有所下调。浙江出现负价、规则放开,但价格传导仍处于磨合期。内蒙、新疆、甘肃、河北等地资源端低价与容量补偿探索并存。

储能行业的景气度仍将维持上行通道。首先,储能的结构性需求确立。其次,储能的经济性加速兑现。最后,上半年一大波国内储能相关上市公司开展了一批扩产、增资和扩产计划。预计2-4 小时储能+长时储能的分层配置将成为主流,带动设备—系统—运营全链协同升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市场机制完善不及预期的风险,并网消纳风险,下游需求不如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等。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储能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