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光伏专利战,不因隆基、晶科和解而终止!

2025-10-15 08:45:41 光伏头条

日前,光伏行业两大龙头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同步发布声明,宣布就双方及关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主张与法律争议达成全面和解。这一消息标志着两大光伏龙头持续一年的专利纠纷画上句号。然而光伏企业的专利战远未终止!

01

隆基、晶科之后,还有多少专利战要打?

2024年12月起,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先后在中国江苏、江西、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的法院发起对隆基绿能的专利诉讼,涉及TOPCon以及BC技术。此后,隆基绿能则美国以及中国山东发起对晶科能源的专利诉讼,技术同样涵盖TOPCon以及BC。

此外,作为TOPCon核心成员的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分别发起了对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

 

02

光伏专利战,实质是市场份额与主导权的争夺

专利战从未脱离 “市场份额与行业主导权争夺” 的核心逻辑,其背后更是全球产业格局更迭与企业生存策略的深度博弈。

曾经,中国光伏从“三头在外”发展全方位领先的位置,这其中伴随新王旧主的更迭。西方老牌的光伏企业常以专利侵权诉讼为 “护城河”,试图通过知识产权壁垒遏制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扩张,巩固自身既有市场地位。

2019年,韩华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发起诉讼,宣称隆基及下属子公司销售的部分产品侵犯其专利权。

进入新能源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专利战的战场与主体逐渐延伸。2020年,Maxeon 以叠瓦技术专利为由,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起诉阿特斯日本子公司,阻止其在日本市场的技术应用;2023年,该公司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针对通威股份 “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 专利发起诉讼,同年 11 月再于欧洲对爱旭股份的 BC 技术提起专利侵权指控——这些案例既体现了企业对区域市场的精准防守,也反映出叠瓦、BC 等新兴技术路线成为专利争夺的新焦点。

本轮国内的光伏专利战爆发于2024年,光伏行业陷入深度调整期,企业内卷式竞争加剧。以晶科、天合、晶澳为代表的TOPCon技术核心代表企业,发起对其他竞争对手专利阻击,本质是通过技术壁垒划分市场边界,在同质化竞争中抢占先机。

随着光伏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光伏专利战已超越 “技术保护” 的单一属性,成为企业构筑技术壁垒、掌握市场话语权、甚至影响行业格局的重要手段。

03

和解与交叉授权:光伏专利战的主流破局路径

纵观全球光伏专利纠纷案例,“诉讼—协商—和解/交叉授权”已成为多数案件的最终走向。这种选择不仅源于诉讼本身的高成本与不确定性,更在于光伏行业“技术共享、生态协同”的产业特性——单一企业难以垄断所有技术路线,而和解能实现“互利共赢”的最优解。

Maxeon就叠瓦电池技术侵权在欧洲发起对通威的诉讼。经过一年多交涉,最终双方于2024年底达成全球和解协议。

隆基与韩华的四年拉锯战同样以“交叉授权”实现全面和解。2023年5月11日,双方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承诺在全球范围内合法使用对方相关专利技术,并撤销所有正在进行的诉讼及专利无效程序。

更早前的Maxeon与阿特斯日本就叠瓦电池专利纠纷达到和解。根据双方签署的和解协议,阿特斯在2025年6月30日之前将不再向日本地区销售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双方最终以分割市场的方式解决了专利纠纷。

这些案例共同印证:光伏专利战的核心目标并非“击垮对手”,而是通过法律手段明确技术边界、争夺市场份额;而和解与交叉授权,既能避免诉讼导致的“两败俱伤”(如海外市场禁售、高额诉讼费、品牌声誉受损),又能通过技术共享降低行业研发成本,推动整个产业向更高效率的技术路线演进。

04

专利战远未结束:研发与合规才是根本出路

尽管隆基与晶科、通威、阿特斯与Maxeon等案例彰显了和解的价值,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光伏行业的专利战远未结束。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以及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的崛起,未来专利纠纷的频率与复杂度仍将提升。

国家层面也已明确加大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中强调,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应用和保护,按照《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GB/T 29490),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

对光伏企业而言,应对专利战的根本出路在于“两大核心动作”:

一是强化自主研发,构建专利护城河。隆基、晶科、天合、通威等龙头企业,尽管在盈利能力严重承压的情形之下,2025年上半年依然投入数亿元进行技术研发,且拥有大量的专利布局。

正因如此,隆基与晶科两大龙头才能在相互诉讼之中拥有专利交叉授权的资本。

 

二是建立合规体系,提前规避侵权风险。以英发睿能为例,招股书披露,2025年2月,英发睿能与客户A就N型HPBC电池片(一种N型xBC光伏电池片产品)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根据双方协议,英发睿能获得生产或制造的N型xBC电池片的专利授权。正因如此,英发睿能才能获得生产BC电池的专利授权,成为全球首家实现N型BC电池商业化出货的专业制造商。

结语

专利,从来都是商业社会运行的核心基石,更是企业穿越周期、构筑长期竞争力的无形财富。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 “勋章”,更是界定市场规则、明晰竞争边界的 “标尺”。在光伏这类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专利的价值尤为凸显。它既是企业每年投入数十亿元研发的成果,也是行业良性竞争保证。

从TOPCon技术扩张便可见,不尊重专利知识产权,即便先进的技术产能,也会在短时间内成为过剩产能。这不仅伤害了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更让行业陷入内卷式竞争。

健全的专利保护体系,能通过设定清晰的技术准入门槛,让缺乏核心研发能力、试图依赖模仿复制抢占市场的企业面临侵权风险与合规成本,从源头减少低效产能的无序扩张。

而隆基与晶科的交叉授权则印证了专利保护的本质并非制造壁垒,而是通过保护创新价值,引导产业在规范中升级。未来,随着BC、钙钛矿等新技术的崛起,专利战场或将更广阔,但只要企业坚守 “研发立企、合规经营” 的底线,以专利布局筑牢创新根基,光伏产业便能摆脱低水平内卷的循环,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真正实现技术、市场与生态的协同共赢。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光伏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