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管理中心“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核心工程顺利落地,储能设备与光伏设施同步建成投用,标志着温州高速公路在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初步形成“发电-储电-充电-用电”闭环运行的清洁能源生态。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温州管理中心联合设备厂家、施工单位及技术专家组成专项攻坚组,采用毫米级激光定位与液压同步升降系统进行精准施工,实现22台储能柜安装位置偏差小于2毫米、设备完好率100%。同时,项目团队建立“双重验证机制”,逐一核对设备参数与设计图纸,并依托第三方检测报告对电芯性能、冷却系统密封性等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在安全防护方面,技术团队对防火隔层、应急断电装置开展10余次模拟测试,并经多方现场签字确认,为系统稳定运行筑牢安全基础。
结合不同收费站地理条件与功能需求,近年来,温州管理中心差异化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形成“一站一策”的绿色能源布局。
泰顺收费站作为核心示范点,构建起全闭环能源体系,30kW光伏板阵列覆盖站房屋顶与停车场遮阳棚,年发电量可达3.5万度,所产电能优先供给站内办公、照明设备;1台215kWh智能储能柜化身“能量管家”,在午间光照峰值时段存储过剩电能,傍晚用电高峰或阴雨天气时自动放电,保障供电稳定性;两台120kW双***直流充电桩则实现即插即充,新能源汽车最快30分钟可补充200公里续航里程,解决长途出行续航焦虑,实现清洁能源“自产自销+高效利用”。
文成收费站聚焦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在闲置站房屋顶与边坡区域铺设150kW光伏板,打造“零占地”发电站,年发电量可达16万度,不仅能满足收费站全年用电需求,每年还可通过10KV专线向高速主线输送富余电能约6万度,真正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生态效益。
下一步,温州管理中心将依托实时数据监控系统,对储能设备、光伏阵列和充电桩进行智能调控,并加强与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协作,推动项目接入区域智慧电网,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系统稳定性,为高速公路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