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储能
  • 泰安市打造“储能之都”新名片 千万千瓦级“超级充电宝”集群崛起

泰安市打造“储能之都”新名片 千万千瓦级“超级充电宝”集群崛起

2025-10-16 09:10:11 泰安日报   作者: 记者:张建 李皓若  

徂徕山间,机械轰鸣;肥城地下,盐穴“苏醒”。近日,记者来到我市多个储能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一座座服务电网调峰、保障能源安全的巨型“稳定器”和“超级充电宝”拔地而起。它们一头连着调峰保供,一头牵着绿色发展,正为泰安“储能之都”的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国产变速机组首用于抽水蓄能

投运后年减碳130万吨

在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群山含翠,工程建设正酣,一座服务电网调峰、保障能源安全的巨型“稳定器”正逐渐成形。目前,项目筹建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水库与输水发电系统建设全面提速,整体进度已完成67%。山东泰山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工程部专责董浩介绍,上水库主坝填筑已于7月底完成,下水库计划于12月底进行蓄水验收。

这座电站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将成为电网调节的“智能心脏”。其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在于,电站安装的6台机组中有2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变速机组,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开创了抽水蓄能变速机组国产化应用的先河。“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原煤约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这将为泰安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绿色动能。”谈及环保效益,该公司工程部工程建设管理李瑾算了这样一笔“绿色账”。

盐穴变身“超级充电宝”

压缩空气储能实现“变废为宝”

在肥城经济开发区,中电建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主体土建工程已完工,即将进入关键设备安装阶段。该项目总投资36.4亿元,利用地下近1300米深处的巨型盐穴作为天然储气库,总容量达90万立方米。

“我们正在为电网打造一个‘巨型充电宝’,”中电建肥城压储项目部项目副经理吴天银介绍,在电网用电低谷时,可利用富余电能把空气压缩进盐穴,并同步存储压缩产生的热量;待到用电高峰时,再将盐穴中的高压空气释放,加热后驱动发电,这一存一放之间,便实现了电力的“削峰填谷”,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项目创新采用水介质高温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电电转换效率达70%,其多罐轮序储热系统也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11.88亿千瓦时,可满足6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6万吨。

肥城作为全国最大井矿盐生产基地,长期采盐形成的46对、超2000万立方米的地下盐穴,正从“生态负担”转变为储能的理想载体。肥城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部副部长刘旭东表示,目前该区已建成和在建储能项目总装机规模超3480兆瓦,正按照“前端采盐建穴、中端储能储气、后端建网延链”的思路打造完整产业链,为泰安建设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贡献力量。

新能源装机近700万千瓦

“储能之都”铸就完整链条

泰安的储能布局远不止于此。全市正在推进的储能项目达22个,计划总投资340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2个,在建项目10个,另有10个项目已签约。泰安储能产业集群已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型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储能之都”入选省“十强产业”场景创新引领区。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我市编制了国内首个盐穴储能储气专项规划,并从装机规模10兆瓦的首个商业运行电站起步,不断迭代升级至300兆瓦、350兆瓦、660兆瓦级别,多次创造全国第一。在抽水蓄能方面,装机100万千瓦的泰山抽水蓄能一期已建成投运;装机180万千瓦的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计划2027年并网发电;装机45万千瓦的三期项目已纳入国家规划,争取尽快实施。电化学和新型储能方面,多个百兆瓦级电站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能源装备制造链式聚合,在新能源电池和智能输变电领域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我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获评山东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696.82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在完成燃煤机组改造和小煤电关停的同时,今年1至9月,新能源发电量逆势增长11.66%,成功应对了历史最高用电负荷。”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孟仲介绍,泰安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打造山东省黄河战略先行区和助力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为引领,不断优化全市能源结构、持续推动能源领域改革创新、培强做大装备产业,让新能源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泰安市,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