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成果(报告)》发布。报告指出,今年前8个月,山西省煤层气总产量达98.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1.3%,再创历史新高,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报告显示,山西作为我国煤层气资源最富集、开发条件最成熟的省份,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约0.97万亿立方米,始终保持全国首位。目前,山西已初步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化基地,建成潘庄、郑庄等6个10亿立方米级气田,形成布局合理、产能稳定的规模化开发格局。
报告指出,在政策层面,山西率先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出台《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配套形成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煤层气探矿权延续核减相关规定,大幅提高最低勘查投入标准,全省近80%的区块实现了“每年每平方千米勘查投入不低于10万元”的目标,有效解决了“圈而不探”等问题。“十四五”以来,山西累计退出区块约7800平方千米,占区块总面积的25%。依托山西省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通过招标、挂牌等市场化方式出让煤层气资源,推动资源配置公开规范。大力推广绿色开发技术,采用低污染、低排放的工艺与设备,加快建立采排水处理技术规范体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全面推动煤层气产业绿色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山西改革审批机制,在全国率先建成“三级联办”一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平台;大幅简化煤炭矿业权人兼探煤层气的办理程序,鼓励煤炭企业开展矿区内煤共伴生资源综合评价与勘查,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完善奖补体系,出台相关办法,明确专项资金支持对象、条件及奖补标准,推动全省煤层气增储上产;强化要素保障,探索多元化供地模式,鼓励煤层气用地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土地供应方式,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缩短投产达效时间,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山西已建成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近9500公里,形成“三纵十二横”管网格局,管输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年,形成了管网互联互通、公平接入、灵活调配、高效服务的运营新格局。
在持续深化央地合作的同时,山西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煤层气勘探开发、加工利用等领域。大力发展煤层气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推动上下游业务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