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林郭勒市,由霍林郭勒市电力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唐(内蒙古)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15%/4小时(116MW/464MWh)储能电站已稳定运行了近一年时间,这一兼具应急保电与智能调峰功能的新能源配套工程,不仅为园区50家企业搭建起“毫秒级”电力安全防线,更以绿色能源创新应用为“中国·绿电铝之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霍市电投公司储能电站,一排排储能电池柜整齐排列,各类电力设备有序运转。身着工装的工作人员手持巡检设备,仔细检查每一台储能设备的运行参数,主控室内,电子屏幕上各类数据实时跳动,电流、电压、储电量等参数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精准把控电站的充放电节奏,确保电力调度科学高效。“我们的储能系统有两大‘王牌’。”电投公司运行指挥部运行专责尚维龙介绍,一方面能在电网波动或突发故障时实现毫秒级切换供电,避免企业因停电蒙受损失;另一方面通过“新能源大发时充电、停发时放电”参与调峰,既帮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又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目前项目已接入区域增量配电网,成为绿电输送的“稳定器”。
作为煤炭、铝基新材料产业集聚的工业重镇,霍林郭勒市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绿色化要求极高。霍市电投的储能项目,与当地已建成的4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完善了“新能源+储能”的供电保障体系。数据显示,该市增量配电网内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已达60%,储能项目的加入让绿电供给更趋稳定,全年可向企业输送绿色电力超6亿度,为联晟电池箔、北方铝业高端铝板带箔等重点项目稳产增效提供坚实保障。“以前用电高峰电压波动,设备常停产,储能投用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薛孛宇直言,供电稳定让企业更有信心追加投资、扩大产能。
依托储能项目带来的供电优势,霍林郭勒市正加速推进新能源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下一步,市电投公司将持续完善储能项目运维体系,推进更多新能源配套储能工程建设,助力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00万千瓦,让绿色电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记者:白楠楠 徐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