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牵头创建的软件系统——“虚拟电厂”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总投资超2.2亿元,由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川能智网实业有限公司主导相关能源项目建设,通过打造城市级智慧能源调控体系,助力我市企业用户降低购电成本,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双重目标。
关于“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布式能源资源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其核心在于“通信”与“聚合”,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消纳并增强电网灵活性。
虚拟电厂 搭建智慧调控核心枢纽
崇州市虚拟电厂总控制室位于明湖科创园。项目严格落实国家“聚合分散资源、参与系统优化”的发展要求,全面整合区域内工业负荷、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及充电桩等多元能源资源,聚合可调负荷达6.43万千瓦。项目依托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立精准可控的能源调节机制,目前已完成与成都市能源平台的数据对接,构建起上下协同的调度体系。
自今年7月试运行以来,虚拟电厂累计响应次数18次,累计响应负荷759.99万千瓦,累计响应收益227.997万元,响应达标率保持较高水平,有效发挥了资源聚合与调度优化作用。
储能电站 筑牢电力安全保障基础
此外,与虚拟电厂功能互补的廖家镇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也将在今年底完工。该项目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也是崇州市推进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的关键载体。
项目采用模块化液冷技术方案,配套建设110千伏升压站。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崇州电网供电能力与调节弹性,有效缓解电力负荷高峰时段供需矛盾,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双擎”协同 释放聚合增效叠加价值
“虚拟电厂 + 电网侧储能”的创新模式将深度发挥“1+1>2” 的协同效应。虚拟电厂承担智慧调控职能,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用电高峰时段引导负荷柔性调节并调用闲置能源反馈电网,用电低谷时段储存低价电力资源;储能电站发挥区域电力储备作用,在电网运行波动时快速响应,保障系统稳定。该“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模式,既筑牢了电力供应安全防线,又提升了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
经测算,“虚拟电厂 + 电网侧储能”双擎驱动后,区域能源利用率将提升10%以上。今后,我市将通过需求侧响应等市场化机制,助力企业用户降低购电成本5%-10%,实现“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