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封航和需求减弱影响,环渤海港口尤其曹妃甸五港库存快速累积,个别港口场地紧张催促疏港,贸易商出货压力骤增,让利销售显现增多。而12月初年度订货会临近,港口市场情绪走弱,下游采购需求冷淡,成交价格重心小幅下移。但是,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为频繁,连续两股较强冷空气正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民用电负荷拉起,电厂日耗增加。
本次,港口煤价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超强”与“现实偏弱”的激烈博弈。一方面,冬季供暖需求增长、安全生产检查常态化以及高昂的发运成本共同构筑了市场对后市看涨的强预期,为煤价提供了底部支撑;另一方面,电厂、港口等环节库存相对高位,日耗提升不明显,表现为市场需求的弱现实,对高价市场煤的接受度普遍较低,实际采购多以长协和刚性需求为主,市场整体成交冷淡,陷入观望僵持状态。
本周,寒潮南下,推动南方地区气温由偏高转为偏低,民用电需求预期提升,部分库存偏低的电厂补库意愿增强,积极兑现长协。但下游用户对市场煤普遍持观望态度,采购意愿不高;加之环渤海港口因大风封航影响,库存快速累积。煤炭保供各环节持续发力,大秦线、唐呼线日运量基本维持满发状态,有效保障了集港货源的稳定,秦京曹九港合计存煤升至2510万吨,较上周增加90万吨,货源结构性问题有所缓解。随着封航解除、气温走低,电厂主动补库的需求有望持续释放,港口调出量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即将进入12月份,部分煤矿年度生产任务将提前结束,叠加环保、安全检查趋严,超产核查等因素影响,煤炭产量存在收紧预期,后续港口库存提升速度或将放缓。当前正值年度合同谈判前的关键博弈期,供需双方势均力敌,均致力于争取更多议价筹码;导致终端普遍采取观望为主,采购仍以长协煤和进口煤为主,对市场煤的采购需求整体有限。
环渤海个别港口调进高于调出,被迫限制菜单,导致上游出货压力加大。但主打长协的秦皇岛港和京唐三港下锚船不少,调出正常,存煤适中。在此背景下,煤价缺乏上涨动力,但也很难大跌,整体延续横盘震荡、小幅回落走势。尽管下游电厂负荷不高,库存对煤价压制作用明显;但冬季需求增长预期还未证伪,预计煤价不会持续回落。年底之前,煤价仍有反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