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政府和东电的表现增加了日本民众恐慌

政府和东电的表现增加了日本民众恐慌

2011-03-31 10:14:14 央视《新闻1+1》

央视《新闻1+1》2011年3月29日播出《透明的核安全网》,以下为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东北、华北、华南,西南、西北、华北,部分地区新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核素碘131,它们来自日本核事故,它们到底影响起几何?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 苏旭:

我想公众不用太担心,它这个浓度会很快降低。

解说:

环保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从空中到海上,从空气到物资,一张透明的核安全网怎样保护公众健康?

苏旭:

对空气的监测以及对食品和饮用水的监测,这些工作都在全面地部署和开展。

解说:

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仍在继续,屡屡出错的东电因为信息谬误,让世界为之担忧。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 枝野幸男:

东电犯下这样的错误,无法得到原谅。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透明的核安全网。

------------------------------------------------

主持人 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今天节目开始我们先来看一张平常显得很专业,但最近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张图。这是由环保部今天公布的全国42个城市的辐射环境的一个监测图,这个图怎么看?这个蓝色的柱状是平常一个本体辐射的区间,比如我们拿第一个城市北京来说,这个蓝色是它的极值的一个区间,那绿色的圆点就是今天的一个辐射水平。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42个城市即便是在很多地方都监测到了来自日本的人工核素碘131,但是今天的环境辐射的水平还是处在一个正常值范围里面,而且偏低。

说到这儿呢,我也想说能把这个图解释到这个程度,是我的同事给多个专家打了几个电话之后,我们还才敢于这样去解释这个图。这就带来我们今天的一个话题,当有自然灾害发生,或者是突发事件的时候,信息公开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还公众以真相和理性。

解说:

今天在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部分地区空气中新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放射性核素碘131。

解说:

短短几天时间,继黑龙江之后我国多个地区也监测到了极微量的来自日本福岛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根据气象资料,目前大气环流大的方向是由西往东,因为日本东北部的一个小环流把极微量的放射性污染物带到了我国,随着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我国有可能监测到放射性水平增高,但这并不等于会影响环境和健康。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 苏旭:

产生大量的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如果出现大量的放射性释放,然后风向再往我们这边来,可能会测到更多一些,但是由于距离的关系,主导方向是往西方去,局部的环流带过来的不是太多,所以我想公众不用太担心。

解说:

虽然尚不用担心,但却不能掉以轻心,实际上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核事故后,国家核事故应急响应中心就进入了戒备状态,24小时专人值守,而相关部门也各司其职,一张核安全网迅速拉开。

字幕提示: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

每天发布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我国核电站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情况。

国家海洋局

调集海上执行放射性应急监测的海监船采集海水样品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每天组织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研判影响

中国气象局

网站每天在显著位置公布气象对核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国家质检总局

确保日本输华食品产品的质量安全

解说: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自从3月11日以来,这里的工作人员一直未能正常休息,最长工作时间是连续46个小时。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信息组组长 张伟:

通过信息组收集整理信息,然后整理出来的信息拿给专家组进行研判,专家组会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根据专家组意见,我们再把相关信息上报给中国疾控中心或者卫生部来发布。

解说:

在26日黑龙江省监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后,卫生部门立即部署了在北京、东北、沿海等14个省市开展放射性监测工作。

苏旭:

对空气的监测以及食品和饮用水的监测,这些工作都在全面的部署和开展,请公众相信政府,应该放心。

解说:

除了对空气环境加强监测,对现有核电站进行安全排查,早在3月15日卫生部就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问与答”,给民众普及防辐射知识。

张伟:

这里面包括了基本的放射防护基本知识以及核事故以及应急方面相关,一共有48个问与答。这个是3月24日出版,已经发行了一万多册。

解说:

各部门协作各有侧重,但共同的特征是及时地公开,而这种与公众的有效沟通让辐射真的被监测出来后,并未弹劾色变,而是处之泰然。

[page]

主持人:

和前几天抢盐风潮时候人们那种恐慌情绪相比,尽管这几天在更多的地方监测到了碘131,但是人们显得相对淡定了,岩松怎么看待这样的变化?

评论员 白岩松:

我觉得有一个规律是恐怕今后我们会更加在意的,就是任何一个突发性的事件或者是灾难,或者说是公共性关心的一种事件,那想要让大家拥有一种安全感需要有三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个是官方或者政府有勇气,然后公开、透明并且提供真相。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光有勇气不行,得有切实的方法真的能做到公开、透明和提供真相。

第三点,更重要,公众相信你提供的是公开、透明和的确是真相。

那么我觉得从“3·11”日本大地震以来,尤其是在福岛核电站的危机愈演愈烈,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演变成全世界的一个担心和灾难的时候,第一点毋庸置疑,经过了2003年“非典”之后,在信息的公开透明我们不断向前走。更何况这次已经演变成是一个全世界在关注的事件,中国政府也督促日本要提供更真实的信息,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也很重要,从有了福岛核电站的危机之后,开始公众出现了这种担心和恐慌之后,不仅仅是核安全局所在的环保部每天在全国的很多城市来提供空气的样本和监测的数据等等之外,已经成为一种跨部门的合作,像质检总局、卫生部,相关几乎所有的与此有关的部门都在提供相关的支持,因此有方法。

更有趣的就是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即便经过了按理说抢碘盐的时候那种恐慌还是一点就是虚拟的,而现在已经变成黑龙江查出来了,比如说又有很多省区查出来了,但是为什么公众反而是平静的?那就是因为前两点已经逐渐让公众相信你提供的事实是真实的。因此,已经开始接受你所说的安全是真的安全,所以平静是由此带来。

主持人:

当一个危机渐渐靠近我们的时候,更多专业知识需要我们去了解才能够真正做到理性地去面对它,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

记者 柴静:

这种情况下对出现了放射性物质地区的居民,他们需要上街的时候戴口罩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 苏旭:

这个也不需要,正常生活就可以了。因为这极其微量,它是相当于天然本底的十万分之一,实际上对本底的水平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柴静:

所谓的本底是指?

苏旭:

我们生活在一个具有天然电离辐射的环境当中,因为包括土壤和各种材料当中,就是有天然存在的放射性。至于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它就放出射线,放出射线以后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这个环境当中有一个极限,有一个本底的水平,我们称之为本底水平,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极限。

柴静:

就是说原本天然在自然界就存在的这个辐射。

苏旭:

按照北京来算的话,本底是每小时0.06个微西弗,每小时0.06个微西弗这是我们的本底水平。那么它的三倍的话,然后三六十八,然后就是0.18个微西弗,0.18个微西弗这样的量,我们来比较一下拍一次胸片的话,其实接受的剂量在360个微西弗左右。这个量是和我们本底水平,和它的几倍比起来是很大的差距。另外,一般我们在100个毫西弗以下都观察不到明显的健康影响。

---------------------------------------

主持人:

能够及时地公开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公开信息的勇气和能力。刚才岩松讲到,你觉得什么会影响到这个勇气?比如有时候说我们不公开信息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白岩松:

刚才我已经讲过了,其实“非典”的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非典”事件是非常典型的中国进步的标志,但是它在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和信息不透明演变成为一种灾难和全球的恐慌,尤其传染病的这种情况下,包括国内的整个公众都在4月20日之后,当每天直播报道了“非典”的患病人数和疑似人数之后,反而大家平静下来携起手来共同打赢了面对“非典”的这场战争。

那么在那之后一步步向前走,又经过了北京奥运会等等,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信息公开透明不仅仅不会造成不稳定,反而是稳定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们只有对未知的东西才会产生巨大的恐慌,但是对我所担心的东西,你不断地给我提供变成已知信息的时候,我的恐慌度会减少的。这是第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其实你刚才的开场白很有意思,不管你、我,今天我们都用了大量的时间先把自己搞明白,而且现在你、我谁都不敢说真的搞明白了。那么面对这样一种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出现微量的因素,我们都需要耗费这么大的时间,对相当多的公众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且非常未知,核的这种危险非常未知,这个时候仅靠自己的能力不是买两袋咸盐就能够解决的。所以他必须抬头去看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什么样的信息,那好这两者一连接在一起,就会是现在平静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持人:

现在我们也采访很多专家,跟大家普及这些所谓科普的知识,但是我发现公众也在揣摩,就是专家在讲这些常识的时候意图是什么,意图是为了平息我们的恐慌情绪还是把真相告诉我们,如果建立这个信任?

白岩松:

这两者之间有关系,但前后的顺序其实非常有趣。如果说发布任何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有安全感、不恐慌,有可能最后造成恐慌,因为它的出发点是为了让人不恐慌,因此参与其中的人就会影响他的心理。

我觉得首先一个目的是我先要陈述的是真相和事实,接下来他自然而然可能就会造成大家不恐慌的结果,但是不能把为了不恐慌,告诉大家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不恐慌,那有可能扭曲事实,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应该就是你看每天相关的评论,发布部门并不是特别多的,而是媒体、专家、社会各个阶层在解读这样一个数据,它只是相对客观和冷静提供这个事实。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有意思,当公众发生对某些未知的事情恐慌的时候,有的时候有点事反而更容易造成大家的安全感,这不是逻辑的逻辑。为什么呢?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件事情,我们这儿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反而会担心,可是发现真的黑龙江出现了,然后现在包括到广西都会有,然后再告诉大家这是在本底值的范围之内,有了这样一种微量的因素的确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大家看到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反而这种安全感或者说不恐慌的因素反而在增长。这是一个很难用逻辑说清楚人们的一种心理。

主持人:

也可以说三句不需要恐慌不如一句有实实在在信息的披露,那么在一些时候如果产生了犹豫、彷徨或者隐瞒的时候,往往就会适得其反、雪上加霜,比如说现在处在漩涡中心的日本政府恐怕就是这个样子。

[page]

解说:

今天日本大地震发生至今已过半个月,但核泄漏事故却仍再继续。昨天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的五处地检的土壤样本中监测出了放射性的钚。而就在今天日本首相菅直人首次对外界表示,日本正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

上述表态是在今天的国会答辩上做出的,地震以来首次参与国会答辩,菅直人面对种种疑问。因为自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日本政府的处理能力和信息披露就饱受质疑。3月21日,日本暂停了几个受核污染地区的蔬菜、原奶上市销售,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新闻发布会上作出这样的解释。

字幕提示:2011年3月21日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 枝野幸男:

就像昨天所说的那样,如果一辈子一直都吃这么多(核污染食物)的话,有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只是偶尔吃几次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希望大家能够冷静对待此事。

解说:

一面是受污染的食物,一面又是短时期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样前后矛盾的说法加重了民众内心的不安和猜疑。而就在当天,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日本核泄漏事故所造成的食品污染情况非常严重,这与日本政府的说法显然是不一样的,日本政府的这些稳定民心的无害论,显然没能让国民感到安心,反倒是增加了恐慌。

日本消费者:

如果有报道说有更多的蔬菜、牛肉被核辐射污染了,我可能都不会喝自来水了。今天,我特别害怕下雨,我很担心,如果我淋湿了会不会有危险。

解说:

除了日本政府,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核事故中的表现同样让人担忧。

字幕提示:2011年3月26日

枝野幸男:

如果没有向权威机构准确和及时地汇报相关信息,那么政府就无法作出正确指示,东电员工与民众对其信任程度也会下降。

字幕提示:2011年3月27日

解说:

27日,近一千名日本民众聚集在东京电力公司总部门口,手举标语,呼喊口号,抗议东电在地震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后没有及时采取正确措施,执事情况不断恶化,民众陷入恐慌情绪。

日本抗议民众:

我非常生气,东京电力公司连基本的管理核电站的能力都没有。

解说:

而就在政府、民众接连批评东京电力公司的同时,东京电力公司却又曝出了更大的乌龙。

字幕提示:2011年3月28日

解说: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昨天上午曾经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积水当中的放射性物质活度是正常状况的一千万倍,而今天凌晨东电公司就公开道歉称,超标一千万倍的数字是错的,正确的数字是超标十万倍左右,而且不只是放射性元素钴的数据被当成了碘,还有放射性元素铯也被当成了碘,因此数据的统计有很大的出入。

枝野幸男:

东电犯下这样的错误无法得到原谅。

解说:

这一次的数据错误不但让本就饱受谴责的东京电力公司再次信誉扫地,而对此心存疑虑的不仅仅是日本民众,从3月18日开始,美国冰岛、菲律宾,还有我国均监测到了由日本发出的放射性物质,并加强监测及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开始陆续采取措施,限制进口日本部分地区的食物,信息能否准确、及时地公开?正在真真实实地影响这个危机的处理。

------------------------------------

主持人:

当辐射超标一千万倍的乌龙事件出现之后,东电的高层出来道歉,我们来看这张照片,如果在以往这样年纪的人、这样级别身份的人这样鞠躬还是有一定力度的,但今天后似乎这个力度减弱很多。岩松。

白岩松:

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健康关注的力度前所未有。其实东电公司在日本提供1/6的电力,在核电方面提供日本的一半,是日本几乎最大的一个巨头。但是有一个细节是很有趣的,14日的时候福岛核电站的三号反应堆出现了氢气爆炸,到了15日的时候又出现了二号、四号反应堆氢气爆炸。没隔多长时间,菅直人首相冲进了东电公司的总部,急了,为什么电视都报道你们的氢气爆炸出现了,一个小时之后还没有任何的材料送到我的办公室。要知道菅直人年轻的时候是学应用物理学的。透过这样一个细节,再加上东电公司在过去的成长生涯当中有很多很难,就是拿得到台面上去讲的劣迹,在信息不透明和等等方面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担心。所以现在包括美国政府,也包括中国政府在内,很多国家其实都在向日本政府强调,一定要针对福岛核电站的危机提供非常准确的信息,因为我们光把中国的信息透明做好了,美国把美国信息透明做好了,真正的源头那块还存在问题的话,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呢?

主持人:

但这次日本政府的信任度,我觉得有一个落差,比如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因为他们一直对于地震信息公开非常的及时,所以民众是非常信任,也很稳定的。但是随着核电这个事故出现之后,这种信任度就开始下滑,是不是在某种情况下政府也会碰到前所未有的一些状况,所以他也会出现这种乌龙情况。

白岩松:

的确有这样一个难度,因为地震几天之后我在做直播的时候就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遭遇的立体式或者复合式灾难,地震时间最短,海啸时间偏长,但危害最大,可是核电危机开始不显山、不漏水,后来却演变成了全世界的危机,在全世界危机的情况下这种恐慌、担心都在加大,而且全世界的眼光都盯在这儿。开始很多救援体现在地震和海啸的处理上,但是到现在为止,18天过去,福岛核电站的危机依然不能让人看到一个清晰的结果,而且后果却已经在其他国家显现出来。因此这种不信任不仅仅来自日本国内,我觉得也来自周边的国家。

主持人:

通常都是建立很好的政府公信力的日本政府在这种重大危机之前失去了以往的……

白岩松:

我觉得涉及到了一个政府本身信息公开和公司本身信息公开最初的时候没有做到同步。那么后来成立了一个处理的总部,菅直人直接当头,情况好转,我们现在愿意去相信合二为一之后不是企业去瞒政府,政府迟延推迟信息他也没招,现在变成了一体,这个时候没有任何说辞了,你已经成为一体,所以希望他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最后补充几句,我觉得是中国的观众可能会关心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存在一种裂变,也就是说8天一个周期死一半,再隔8天剩下那一半又死一半,有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这是它非常糟糕的东西好的品质,它还会不断地自杀,而且逐渐减少。

另外这次我提醒大家关注另外一个东西,政府提供的相关事实和解读,以及民间比如说松鼠会的年轻人姬十三他们搞的等等很多民间的消息吻合、相似,我觉得这一次中国在关注整个公开透明方面,政府、民间等等全部连起手来,又是一个新的尝试。

主持人:

对,包括这次我看资料说,刚开始救援力量主要依靠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到后来日本政府才介入,这种滞后也是非常……

白岩松:

我觉得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日本政府的介入问题,已经是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包括全世界……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政府 东电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