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三大油企换岗:新体制 新发展

2011-04-26 11:09:26 中国石油石化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对三大石油公司领导层作出重大调整。

此次调整,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

以往,国企人士变动一般是在原高层离任时,新人同时到任,但这次中国石化集团掌门人的位置却整整空缺了7天。7天之后,新任的两掌门人傅成玉、王宜林一把手的实质没变,但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身份却是集团董事长,而不是原来以为的总经理。如果没意外,这段时间的空缺,应该是政府在权衡、考量如何在石油石化行业更好地推广董事会制度。

刚刚辞去中国海油总经理一职的傅成玉以60岁的年龄出任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一职,多少引发了业内联想。因为央企负责人年龄的红线一般为60岁,按照惯例,副部级干部60岁就得退下来。而董事会制度中董事长的任期可以顺延三年的常例,使得傅成玉可以名正言顺地以他的方式来引航中国石化三年。

但与其说这项制度的设立是为了给傅成玉的延长任期行方便,不如说这次石油央企高层调动和傅成玉续任正是推进这项制度的一个好契机。

这个被称为“国企改革的最后一招”的董事会制度,自2005年在宝钢集团首次施行以来,至今已有数十家央企引入施行,但在石油央企中,还尚无设立董事会的先例。

此前,经济学家华生就曾表示,央企普遍把主要资产拿出来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但是集团公司基本上保持着国有独资。将股份制推行到集团公司层面,成立董事会,引入股权多样化,推动央企整体上市,这样才能最终完成国有企业在现在产权制度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制。

石油央企引进这项制度,也引发了投资市场对相关央企整体上市概念的联想。目前中国石化集团层面尚保留大量资产,其中包括部分海外油气资源权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原因,这些资产始终未能进入上市公司。此次中国石化集团换帅,无疑成为推动其股份制改造的契机,而拥有多年市场化经验的傅成玉自然成为担当开拓者的首选。

此次在石油央企引进董事会制度或许还有更深的考量。

在没有引进董事会制度前,央企实质上实行的还是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在企业内部很难产生制衡机制,实质上是将一个大企业的发展完全维系在“一个人”的素质和状态上,容易产生决策风险和经营风险。这方面我们以往的教训是很多的。

而在规范的董事会建立之后,从董事会的角度看,在外部董事超过半数甚至董事长由外部董事担任的条件下,规范的董事会真正具有了代表股东的权利和权威,一举超越了“一把手”的束缚;从经理层的角度看,总经理只是落实董事会决策的“一把手”,而不是过去那种决定所有重大事项的“一把手”,这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规范有效的决策制衡机制。

中央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维护国家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负有重大责任。目前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大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其管理体制和领导制度就必须科学化、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而建立规范有效的董事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正是央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央企治理的高效性和合理性帮助也很大,而此次董事会制度引进一直高度集中的石油央企,其示范和标志意义则更为重大。

当前三大石油央企的人事变动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石油央企董事会制度的尝试更多地被淹没在其中,但其潜在影响和意义却很巨大,理应得到了业内人士更多关注。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油企 换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