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炼化寻求战略转型

2011-04-28 09:04:10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 张 娥 张起花  

相较于其他板块,炼油板块去年的收成颇有下降。随着石油企业得力举措的相继实施,未来营利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 文/本刊记者 张 娥 张起花

2010年,三大石油公司炼油业务板块不至于像前几年那样亏损惨重。但由于受到国内成品油调价滞后的拖累,与其他板块比较而言,各大油企的炼油与化工业务板块营利空间进一步收窄。尽管如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炼化板块利润上升的前景仍不可忽视,关键在于各企业如何寻找到战略转型的突破口,调整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炼油受累于调价滞后

中石化曾在2008年出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炼油亏损,亏损额达到2007年炼油亏损额的7.5倍。对此,受到业内争议最多的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重压之下,我国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且在过去两年执行不错。中信证券能源化工行业分析师殷孝东认为:“虽然,石油企业的炼化业务亏损没有两年前那么惨烈,但炼化板块的利润空间仍然受到成品油调价的滞后性影响较大。”

2010年,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2.11亿吨,同比增长13.2%。生产成品油1.24亿吨,同比增长9.4%。在原油加工量和产品产出量都同比增长的情况下,该板块实现经营收益却只有158.6亿元,同比降低42.4%。中石化2010年707.13亿元净利润中,炼油业务仅贡献了148.73亿元。

中石化解释称,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增长幅度仍低于原油价格上涨幅度,炼油毛利同比降低了12.7%。二是外购辅材、动力和燃料价格上涨,导致炼油单位现金操作成本同比又上升2.7%。

据了解,中石化去年外采原油费用为6060亿元,同比增长49.5%。外采原油加工量为15510万吨,同比增长14.8%。其他采购费用为人民币8765亿元,同比增长52.4%。受高油价影响,外购原油平均单位加工成本为3907元/吨,同比增长30.2%。

中石油在炼油业务板块的规模上,远不如中石化,但中石油的炼油板块利润也同样的不尽如人意。在上游勘探开采、炼油、天然气和成品油销售这四大板块中,炼油板块是中石油去年唯一利润下降的板块。

数据显示,中石油去年全年加工原油 1.22 亿吨,同比增长 9.1%;生产成品油 7945 万吨,同比增长 8.5%。然而,炼油与化工业务板块营利空间收窄,实现经营利润78亿元,同比下降54.7%。这一经营利润仅占其净利润的5.6%。

很明显,去年石油企业的炼油业务板块均受到了国内成品油调价滞后的拖累。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马春爱分析说:“2010年,国际油价维持高位,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这导致三大石油公司在外购原油上成本上升,由此带来的成本压力直接传导到炼化业务板块,但受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频率和幅度不到位的影响,压力无法疏导,亏损是无可避免的。”

马春爱认为,定价机制的完善将有助于炼油板块业务取得稳定的赢利,而我国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今年,由于受到动荡的中东局势影响,油价将继续走高,维持在100 美元/桶以上,各企业炼油板块的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化工改变于结构调整

“经过这几年的产业链战略布局,三大石油公司的主要板块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中石油以及中海油仍旧主打上游板块,而中石化继续在炼化及销售板块保持优势。2010年,中石化的化工板块业绩也是非常亮眼的。”长城证券石油化工分析师王刚表示。

在最受市场期待的化工板块,中石化2010年生产乙烯905.9万吨,同比增长34.9%,实现经营收益150.4亿元,同比增长8.9%。化工产品总经销量达到4350万吨。

在化工业务上,中石化将2010年经营业绩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国内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增加、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石化产品价格上涨上。但王刚认为,中石化在化工板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果,根本原因还在于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

去年,中石化化工板块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供、以产促销”,合成材料结构调整工作成效明显:企业间、装置间分工协调更趋合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总部和企业两个层面的产销研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新产品、新品种开发步伐加快,拥有了一批采用自主技术的独家产品。据了解,中石化今年还将持续推进三大合成材料的产品结构调整,满足市场需要,构建高效的产销研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盈利能力。

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石化的化工板块资本支出为128.94亿元。而2011年,中石化的安排为192亿元,重点用于武汉乙烯、中原甲醇制烯烃、燕山丁基橡胶、齐鲁合成树脂结构调整等项目,以及化工原料及产品物流设施建设。

“产品结构调整既是中国石化应对市场竞争、求得生存的现实要求,也是中石化提升化工业务、实现有效发展的必由之路。”马春爱如是说。

虽然,在化工业务上,中石油相比中石化逊色一些,但其仍然发挥炼油与化工一体化的优势,以对标管理促进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有序安排检修和新装置投产,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研发。2010年实现化工商品产量 1806万吨,同比增长 5.0%。

马春爱表示,2011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稳步增长。结构调整是中国石化行业由大变强的必然之路,而核心任务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以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技术引领发展。

发展寄望于战略布局

当前,中国炼油行业正坚定地走在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上。分布在大江南北的20个左右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将使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大幅提高,也一步步提升了我国炼油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产能过剩的隐忧不时地见诸报端。

为此,三大石油公司在战略布局时格外谨慎,不仅要考虑到市场容量,而且也要考虑到企业一体化的发展需求。2010年,中石油的炼油与化工业务布局进展较大:广西石化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南方战略的重要突破。乌鲁木齐石化芳烃、独山子大石化、塔里木化肥以及庆阳石化炼油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使其炼化业务在西部的战略布局实施取得重大突破。围绕油气通道的大型炼化基地建设进展也很顺利,辽阳石化、吉林石化炼油加工技术改造工程已经建成。截至 2010 年底,中石油初步形成六大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四大乙烯生产基地、两大芳烃生产基地的炼化格局,炼化产品市场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未来,中国炼油工业发展和调整的重点之一是使炼油布局进一步适应资源供应格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按照优化布局、集中发展的原则,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大型炼油基地建设,大力优化炼油产业布局。”王刚表示。

此外,随着资源的获得越来越艰难,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石油企业在炼油产业的布局上,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经营思路。当前,我国在批准炼油项目时,主要倾向于支持中外合资和保障油源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受此影响,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国内建设大型炼油厂与产油国企业合作的数量明显增多。

去年,中石油与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在天津签署合资建设炼油项目的协议。今年,中石油又与沙特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云南建设炼油项目,并从资源、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合作。

而在不久前,中石化也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签署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沙特阿拉伯西海岸城市延布(Yanbu)共同投资建设一座世界级深度加工炼油厂项目红海炼油公司,并分别持有红海炼油公司37.5%和62.5%的股权。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朱和认为:“这些合作项目均表明我国炼油工业发展思路有了新的转变。油气合作上除了上游与资源国合作外,下游合作项目也全面开展,且面更宽,路子更广。”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炼化 寻求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