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酒泉风电迎接并网新考验

2011-05-17 08:28:39 每日甘肃网

在日本核危机之后,人们将目光转向了风能、光伏能等新能源。5月4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瓜州县二期建设工程宣布启动。与此同时,当地一处“镇风亭”的地名也更名为“御风亭”。

不久前,甘肃新能源的名片———“陆上三峡”酒泉却陷入脱网窘境。半个月前的4月17日,甘肃瓜州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千河口西第二风电场702台风电机组脱网。再追溯到2月24日,酒泉风电基地桥西第一风电场598台风电机组发生脱网。

脱网被称为“近几年我国风力发电影响电网最大事故”,引起全国范围关注。

事故暴露出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建设施工质量问题,以及电网整体安全性不足,风电场运行管理薄弱等问题,更暴露出包括酒泉在内的全国风电场并网难言之隐。

国家能源基地愿景

甘肃一直在精心培育着另外一个支柱产业———风电。

全球风能协会展望,全球风电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94GW增长至2015年的449GW,亚洲的风电增速将遥遥领先,中国是主要动力。而甘肃风电占全国在建容量的31.23%,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的陆地风机制造基地”。

过去的两年,甘肃省在沙漠和戈壁之间的酒泉地区,风机规模增建了十倍。到2010年底,酒泉市风电装机达到550万千瓦,创造了风电建设的“酒泉速度”和“酒泉奇迹”。按照这个速度,到201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提前五年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

作为政府的样板工程,酒泉风电基地是中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其75%的风电并网量和并网效果被业内认定为全国范围内的标杆而被业界看好。

酒泉风电产业和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带动了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8月8日,酒泉风电装备制造首台风机和首幅叶片下线以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0.48亿元。

这一数字是当年甘肃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存量80亿元的1.25倍。

记者了解到,在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投资的电力运营商众多,仅集中核准的380万千瓦项目就涉及华能、大唐、中节能、中广核、华电、龙源等近20家业主。“除了5大电力运营商,其他也多为大型的能源央企。”一位人士解释。

据有关部门估算,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0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0万个。此外,可替代相当于58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发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00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00万吨。

在2011年国家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陆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电建设对于推进国家能源建设,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产业民族化之征程

正因为如此,一位风电企业的人士说,世界多国都在争夺这块市场。“我们也可以直接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但是这样做,中国的风电产业必将长期受制于人”。

酒泉风电其实在发展中不断克服技术困难。2009年8月8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正式开建,立马引来多方关注。当时,有媒体质疑,河西风沙大,会对风电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适合发展风电吗?

在一次专家研讨会上,省内一些专家摆出观点:早在14年前玉门镇的戈壁滩上建立的4台实验性风电机组,至今运行良好。

其次,叶片的抗腐蚀、抗风蚀也是业界普遍怀疑的问题。因为过去十年,中国风电涂装涂料基本全部依赖进口。原先玉门的设备都是丹麦生产的,甘肃自己的设备、材料能过关吗?

2001年,酒泉三十里井子洁源玉门风电场的12台风力发电机组,其中6台机组使用了兰州西北永新生产的风电涂料,结果内外观测试明显优于同期的其他6台机组。

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连兵曾指出,“永新新型风电涂料打破了国外垄断地位,也结束了中国风电涂料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但是,“风电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和优化。”酒泉一家风电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说。

电监会认为,这次脱网事故暴露出四大问题。包括多数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风电场建设施工质量问题,电网整体安全性问题,风电场运行管理薄弱等。

国电龙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对媒体表示,低电压穿越的核心技术并不神秘,属于“雕虫小技”。酒泉风电设备招商在2008年已经完成,当时,国内没有明确标准。

但是,早期设计的风机也都有一个保护装置,电压不稳时,风机会首先自动脱离电网,接着自动停转。此次事故中风机未损,正是因为保护装置起了作用。

脱网事故发生后的4月8日,甘肃电监办召开的专题会议要求,在2011年11月之前,全省已安装风机都必须完成相应技术改造,确保在电网电压波动正负10%的范围内,仍然可以保持并网状态。[page]

欧式并网的实践伤痛

业内专家指出,风电并网带来的电网整体安全性问题,才是风电发展的真正瓶颈。

记者了解到,并网难问题一直在影响甘肃风电行业。多年来,整个甘肃风电行业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政府高层也在带领相关企业,不断找寻风电并网、输送等破解之道。

4月11日,在省委书记陆浩和省长刘伟平的直接带队下,甘肃省与湖南签署了送电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甘肃省将按照风电、水电、火电建设并举的办法,为湖南输送电力。

甘肃电力公司几年前开展了“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2010年7月,这项技术已经被用于酒泉风电基地,已有9个风电场和两个火电厂接入这个系统,并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集群风电与电网的互动闭环控制。

2011年的4月2日,国内首例可控高抗工程在敦煌750千伏变电所开工建设。

继750线路之后,甘肃省正在筹建一条更高等级输出通道。这是由酒泉通往株洲,全长约2400公里的+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输电能力达750万千瓦。

但是,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一个更加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教授周凤起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风能位于辽阔的北部和西部,那里电力负荷小,电网薄弱。“这就决定中国风电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就地消纳’的模式发展。”

有关人士算了一笔账,目前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已经达到55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约103亿千瓦时,而2010年全省统调范围内最大负荷仅为980万千瓦,“要消纳500多万千瓦风电,从电力平衡的角度考虑几乎是不可能的。”

省电力公司风电中心一负责人指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超大规模开发,一起步便遭遇了技术和市场的难题。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一些在制造商、一些在风电企业、还有一些则在国家电网。开发商、风电设备、与电网之间的协调瓶颈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电荒背景下的并网壁垒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则认为,不论是电网工程建设、技术保障还是风电运行,都不是风电并网的根本性问题。

其实,就在瓜州干河口西脱网事故的同一天,河北张家口国华佳鑫风电场644台风机也发生了脱网。

国家电监会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风机吊装容量4182万千瓦,并网容量3107万千瓦,

1075万千瓦吊装风机未能并网发电。

弃电现象最为严重的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去年上半年未收购风电为21.01亿千瓦时,占全国未收购电量的75.68%。

上网障碍已成为制约中国风电发展的关键问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也认为,“社会上对风电认识存在片面肯定或者片面否定的倾向”。

史立山强调,解决问题需要从政府管理、风电厂运行、设备性能、电网调度各方面共同努力。

业内认为,如果要从源头上解决风机脱网问题,还是要靠储能设备。储能设备可以调频,即使发生脱网事故,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停机,而是可以继续发到储能设备里。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性的电荒提前到来,进入5月份以来,从东部到中西部,很多省份接连出现百万千瓦的用电缺口。到目前为止,浙江、江苏、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由于面临较大的电力缺口,纷纷开始实施有序用电。

这对于酒泉的风电是否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酒泉 风电 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