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煤超疯”淡季发威 多地遭反季节电荒

“煤超疯”淡季发威 多地遭反季节电荒

2011-05-18 13:19:15 中国金融网

往年到夏季才出现的电力紧缺,今年提前到来。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数据显示,进入4月份浙江、江西、湖南、重庆、陕西等多个省份电力供需存在缺口。5月以来,湖南电网最大电力缺口达456万千瓦,浙江电网最大电力缺口200万千瓦。

西部地区用电增速快

3月,全社会用电量3888亿千瓦时,尽管比4月高,但4月天数比3月少,若算日均用电量两个月基本相同。

分区域看,西部地区用电增速较快,以新疆为首的16个省份的同比增速高于全国水平,新疆用电量增速34.8%、内蒙古、甘肃、宁夏分别达到22.3%、17.5%和18.1%。

大批电解铝、钢铁等行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作为基础行业,这些高耗能行业的转移也导致了当地用电增加。

记者了解到,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4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其中,第二产业是用电主体,用电增速2.1%;第三产业尽管用电量绝对值不是最大,但增长15%增速最快。

火电设备利用率低

国家电监会报告显示,在电源建设方面,基建新增装机连续5年超过9000万千瓦,全国电力装机累计增长48610万千瓦。在电网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容量分别为20.23万千米和11.06亿千伏安,电网规模五年实现翻番。

虽然电力供应能力节节攀升,但电力设备平均利用率却不容乐观。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介绍,2004年至2009年,全国6000千瓦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已经连连下降,至2010年才首次回升,达到4660小时。而在2006年,全国6000千瓦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198小时,远远高出2010年的水平。火电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直接抑制了火电发电量的提高。

“市场煤、计划电”博弈

回顾历年来的“电荒”,电煤都是制约电厂出力的“紧箍咒”,此次“电荒”也不例外。

按照惯例,4月份是电煤需求淡季,但今年却出现“淡季不淡”,市场煤炭价格不断上升、日消耗量保持高位。4月1日开始,我国电煤运输主力通道——大秦线检修,一个月内,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下滑240万吨,跌幅高达32.7%,加剧了沿海省份的电煤紧张局面。4月,国网公司全月最大缺煤停机容量达到732万千瓦。

今年以来,湖南、江西等水电大省水库来水较往年偏枯,加大了当地电力电量平衡对电煤的依赖。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通报,今年华东流域来水偏少四至七成,华中流域(除长江)来水偏少一至七成,导致部分地区水电出力减小,水电比重最大的华中电网电煤库存快速下降。

除煤炭市场异常火热、水电乏力等新因素外,煤电价格机制不顺的传统矛盾,也深深制约了火电厂的发电积极性。据国网公司统计,2003年以来,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价格累计上涨超过150%,而销售电价涨幅仅为32%。尤其是近年来,煤价不断攀升,而电价基本未涨,出现“发电就亏损、越发越亏损”现象。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公司运营的436个火电企业有一半以上亏损。虽然国家在4月份对全国16个省(区、市)上网电价进行了单边上调,但并未将火电企业引入减亏通道。本次电价上涨至今,秦皇岛港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

“市场煤、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电力投资建设和运营。2010年全国电源投资3641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火电投资1311亿元,比上年下降15.1%。同时,缺煤停机、非计划停运现象增多,对未来的电力正常供应、电网安全稳定带来较大隐患。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市场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