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旬煤价还会继续上涨吗?

2025-08-08 10:46:07 BSPI秦皇岛煤炭网   作者: 王云  

本周,产地坑口价格整体坚挺,到港成本高价,贸易商仍存挺价意愿,交割较为僵持;下游用户多维持谨慎观望,采购需求冷清,市场实际成交不活跃。终端采购持续低迷,电厂大多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市场煤采购需求稀少。但当下正值用煤旺季的后半程,火电负荷偏高,且成本支撑作用明显,预计煤价将维持小幅上行走势。本月中旬,若产地生产和发运无大幅提振的话,煤价易涨难跌。

八月份,出现持续降雨天气,部分露天煤矿因降雨天气导致生产受限,整体产量略有收紧。雨过天晴,部分化工及周边电厂补库积极,在环渤海港口和大集团价格持续上涨的助推下,站台及煤场等拉运积极性不减,大部分煤矿库存低,涨价情绪较高。后期煤价走势,市场预期出现分化,部分贸易商看好传统旺季后半程行情,打算继续挺价,月底出货,小赚一把;但也有贸易商和电厂采购部人士认为,在进口煤补充和高库存压制下,煤价上涨空间十分有限,中旬煤价能小涨,但下旬煤价会滞涨回落。

本周,港口市场煤报价加速上涨,煤价上涨超过20元/吨。受近期雨水影响,煤矿发运不畅,坑口价格涨幅较大;叠加发运倒挂严重,环渤海港口可用于交易的货源较少,报价涨幅加大。下游需求也一般,电厂兑现长协为主;对市场煤压价采购,但低价买货困难,另有部分刚需用户转移至性价比优势突出的进口煤炭。当前正值“三伏”的后半程,华东地区再现“烧烤”天气,沿海电厂日耗一度拉高至247万吨,随后回落至240万吨左右的位置,终端北上拉运长协持续进行,后续派船数量或将增加,支撑环渤海港口调出量保持一定水平。此外,发运成本上涨,叠加产地出货困难,贸易商发运数量不多,铁路运量提升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大集团价格的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手里有货的贸易商报价较为坚挺,市场价格重心继续缓慢上移。虽然终端对煤价的接受程度有限,但市场上低价资源难询,山东魏桥、华南珠电等用户接货价格小幅上移。据了解,沿海很多用户处于较为矛盾的焦灼心理,一方面,部分终端库存下降较快,有的电厂存在补库需求,但面对产地和港口煤价的持续上涨,采购成本不断增加的事实,补库行为较为谨慎。也有部分用户担心后期煤价会跌,买早了,会不合适,库存还有一些,想等夏末煤价下跌再说。另一方面,距离秋季尚远,高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部分电厂若不及时补库,可能会面临存煤下降的问题,影响发电安全。因此,大部分电厂为维持一定数量的库存,适时采购一些优质市场煤补充高卡煤的不足,但暂无大规模采购计划。此外,进口煤到岸成本也在增加,电厂对高价进口煤采购意愿也不高,使得电厂在采购渠道选择上也较为纠结,整体偏向于观望市场动态,等待合适的采购时机。

今年以来,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量先增后减,五月中旬创港口煤炭库存最高值后(5月11日3114万吨),在环渤海港口加快疏港进度、控制无效库存以及贸易商加快出货等因素带动下,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量持续下滑。随着“迎峰度夏”周期的开启,叠加长三角地区梅雨期的提前结束,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导致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动力煤需求持续旺盛,港口库存去化明显。目前,环渤海港口存煤降至2322万吨,较最高点下降了792万吨,降幅达25.4%。此外,今年夏季明显偏热,大江南北用电负荷频创新高,终端电厂拉运维持高位。而近期主产区出现的持续降雨对煤炭生产和铁路外运产生很大影响,大秦线的日发运量持续降至100万吨以下,多次刷新今年日发运新低,唐呼线运量也忽高忽低,不稳定。受铁路运量下滑影响,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持续偏低,货源结构性缺货问题依然存在。本周,台风天气影响渐渐消退,江浙沪闽等地高温桑拿天气再次来袭,多地气温推高至27-37摄氏度,而广东地区也告别阴雨,迎来晴好天气。电厂日耗回升、煤炭消耗增加的同时,新朔线运煤通道恢复正常,大秦线日运量拉高至109万吨,煤炭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出现增加;本周,环渤海港口先垒库、后去库,存煤变化不大。中旬,煤炭市场多空因素并存,受政策面支撑,叠加主产区降雨,南方高温未散等因素影响,港口市场煤价格仍可能会继续上涨;但若需求跟进不足,煤价亦难出现大幅上涨行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后五个月,煤炭产量环比缩减,供应端主动减量,动力煤价格已从低谷中反弹。随着工业用电的逐渐恢复,以及煤炭市场的好转,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价格中枢成功跨越长协价(675元/吨),向更高目标(700-750元/吨)挺近。后续天气造成的电厂日耗变化,以及降雨对主产区的影响,环渤海港口库存变化等,将主导煤炭市场走势和煤炭价格的涨跌变化。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