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江淮观察:大旱,大考

2011-06-08 07:32:29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郑莉、史力、范智  

战胜60年不遇的冬春夏特大连旱,夏粮丰收在握。抗旱保丰收带给人们一系列启示:如何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怎样推进现代水利建设,如何发展节水型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是科学治水的基础

6月2日,记者在宣城市东夏镇看到,3台45千瓦的水泵正从郎川河抽水进入圩区,渠水通过排涝站欢快地流向田间地头。由于充分利用郎川河的水资源,加上抗旱组织得力,该镇70%塘坝基本蓄满,全镇1.7万亩农田有水可用。

目前水稻栽插进入高峰,各地面临着农业灌溉水源严重不足、部分地区饮水困难加剧等问题。 “全省水稻栽插大约需要60亿立方米水,目前按供水能力测算,尚有4亿立方米水待补缺。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维国告诉记者。

本该是丰水季节,现在却旱魔肆虐,湖干河涸。水情在变,水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在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科学治水这个永恒课题。

抵御旱灾,水资源是保障,科学调度现有水源成为抗旱的有力举措。省水利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淮河以南地区以地表水为主的特性,尽可能开足马力向江河抽水是取水的首选,需要多级提水灌溉的农田,要全力开机提水,保障水稻栽插用水。

然而,抗旱不能止步于“抗”。专家指出,我省虽然有长江、淮河穿境而过,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总体而言,水资源利用方式还较粗放,用水效率偏低。强化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从被动抗旱变为主动抗旱,才是治本之策。比如今春省防指科学研判降雨形势,调度各大水库提前做好蓄水,就为后来的抗旱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旱时水少,涝时水多。水少水多的窘境警示我们,水资源合理利用是何等的重要。今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综合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因此,积极推进资源水利,着力提升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是未来五年重点实施的水利战略任务。

畅通最后一公里,是抗旱减灾的关键

承担霍邱县六分之一农田灌溉任务的龙潭水库,完成了新一轮除险加固建设,水库有效库容提高800万立方米,下游60多公里的农田供水渠道也全部整修完毕,实现了“水充足、渠通畅”的农田灌溉目标。而在有些地方,水利设施带病运行,大旱来临,灌渠根本派不上用场。

“水来留不住,旱时用不上”,旱灾凸显了农村地区水利建设的“短板”。采访中,一些乡镇工作人员坦言,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一些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陈旧设施在抗旱中经常发生垮塌,导致远水解不了近渴。省防办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全省尚有部分高岗丘陵区严重缺乏灌溉设施,已建抗旱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淮河以南小水库、塘坝灌区,一般只能抗御30天不下雨的旱情。

有了工程抗大旱,没工程只能瞪眼看,有无水利工程两重天。大旱警示我们,必须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截至去年底,我省列入国家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计划的7个大型灌区已投资19.4亿元、14个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总投资2.7亿元。大中型灌区共新建及改造骨干渠道610.38公里,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55.2万亩;灌区工程在今年抗旱中减少粮食损失64.77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3亿元。

想造工程没钱,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力量不足等问题也必须解决。让水流畅通到最后一公里,离不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输水抽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省水利专家徐迎春认为,搞好涵闸农桥配套,修好当家塘,既是水利工程,更是民生工程。省委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可以说是抓住了我省水利建设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快实施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强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效益。

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增产增收的保障

因特殊的地理条件,江淮分水岭地区极易干旱。受困于此,农业生产一度发展缓慢。近年来,岭区调整思路,变对抗农业为适应性农业,旱作节水农业比重增大,农业效益快速提升。去年重点治理区粮食产量达808.3万吨,比2005年增长34.2%。

岭区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农业生产需因地制宜,顺应农业生态环境调整种植结构。就近年多发的严重干旱而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必须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玉米、瓜菜等耐旱高效经济作物。

发展适应性农业,需要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开展研究,建立不同区域适水性和节水型抗旱避灾耕作制度和应急减灾模式,筛选抗旱性强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的耐旱性作物品种,建立生物抗旱技术体系。应对干旱,要求我们改变既有的种植习惯,变粗放式的业余农业为精细科学的专业农业,这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的必然途径。

转变粗放生产方式的重要性,从粮食大省河南的经验中得以体现。就自然条件而言,河南降雨量、土壤墒情等都与皖北差不多,但农民种粮明显要精细一些,小麦单产水平较高。这说明走现代农业道路,完全可以化解干旱等不利因素。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应用粮食作物节水栽培、经济作物节水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模式,是应对水资源缺乏的必由之路。6月3日,记者在小麦主产区采访发现,抗旱中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漫灌、沟灌和畦灌等常规方法。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必须大力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减少蒸发,做到高效灌溉。 “为此,迫切需要开发田间有效集蓄雨水和高效保存土壤水的关键技术。”农业专家指出,要研究应变型的高效用水农业栽培技术,并让广大农民掌握和运用。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江淮 观察 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