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对话ICE:基准趋势与中国机遇

2012-09-18 09:59:36 中国石油报

9月6日下午,中国石油报记者在伦敦“金融城”与洲际交易所(ICE)进行了一次关于全球石油基准的探讨对话。

中国石油报:长期来看,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全球原油基准呈现什么趋势?

ICE:作为国际现货标准,布伦特的使用在亚洲一直在增长,高达70%的国际贸易石油价格,直接或者间接联系布伦特综合基准定价。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是这一综合基准的关键组成部分。

目前可以看到的趋势是,欧洲的中间馏出物是炼油利润主要的价格驱动,保证了无硫原油在欧洲交易的地位。另外,新的复杂的提炼工艺和升级容量更青睐水路运输,而非美国内陆受局限的管道运输。因此,布伦特、ASCI、LLS和其他等级原油在美国市场定价上体现了更高相关性,而WTI仍旧是重要的美国基准。

中国石油报:为什么一些交易所总把产品种类设计得非常复杂,这其中有多少是真的在交易的,又有多少是为了营造市场而创造出来的?

ICE:首先需要说明的是,ICE只是提供产品和一个交易的平台,并不能创造产品。而期货产品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人们对未来市场的一种期盼。

ICE现在提供近千种产品的合约,这些产品合约是根据市场的的需求创造的。依据市场基本原理,有需求才有买卖,需求无法特地创造。例如,交易所曾经也有过一种中东含硫期货合约,但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所以没有任何交易量。另外一点,期货市场无法跟实物市场相距太远,期货归根结底要与实货交割。

中国石油报:我们看到,现在布伦特的基准油地位在不断提高,而WTI和亚洲一些基准油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在这种变化中,中国有没有机遇?

ICE:基准油具有非常复杂的属性,而成为石油基准的过程也十分复杂。只有市场是国际投资者广泛参与形成的,这个市场产生的价格才会成为国际贸易的定价参考,这个价格才有可能向国际基准迈进。

基准的功能主要是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要能够提供行业的标准参考点,可以对宏观因素、流动性、长久性做出有效回应,符合经济运行规则的逻辑,并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理解,从而促进商业活动的进行。简言之,在当前市场石油基准的格局中,要新创造一个系统是很难的,同样,凭空创造一个合约的复杂性也非常大。

期货具有流动性和聚集性的特点。中国的一些石油期货交易所已经颇具规模,像上海期货交易所。因为一个成功的石油交易所需要很多的参与者,它的市场要有足够的复杂性足以跟国际接轨。这两个条件,中国一些交易所已经能够满足。所以,中国期货交易的未来还是十分明朗的。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