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能源新丝路”上的幸福生活

2013-06-26 08:13:22 中国石油报

干净整洁的地板,天然气、自来水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在南天山脚下的拜城县赛里木镇夏合买里村,农民托乎提·买买提边喝奶茶边感慨:“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这只是能源产地的“民生工程”带给老百姓各项实惠的一个缩影。喀什、轮台、拜城等县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对克拉2、阿克莫木气田等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动了地方经济转型,促进地方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和工业等整体发展,为现代丝绸之路续写着新传奇。

老城区居民喜用天然气

6月一天的清晨,走进60岁艾孜孜·艾力老人家,正好赶上他家做中午饭。只见他拧开燃气阀门,一股蓝色的火焰就“噌”地蹿了上来。艾孜孜·艾力是年初搬进新房的。现在,他和喀什老城区2万多户住进新房的居民一样,都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

“丝路明珠”喀什老城区,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居住着4万多户居民。2004年12月,阿克莫木气田建成投产,开始向喀什、克州供气,造福当地人民。但老城区由于房屋陈旧,一直没有通上天然气。2009年以来,在老城区房屋改造中,喀什市把天然气入户作为配套工程,让“福气”走进千家万户。

燃料的变迁,给百姓生活带来真正实惠。喀什市环境保护局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喀什市的大气状况逐年好转,生活烟尘排放量由2011年的1.123万吨下降到2012年的7093吨,区域生态保护水平得到提升,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间的2.94%提高到4.02%,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4.9%提高到23.5%。

“古都”到“强县”的崛起之路

天山脚下的拜城县,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县。

站在闻名遐迩的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前,佛教大师鸠摩罗什一脸沉思。已淡出视线的驼队,带不走他对丝绸之路的记忆。塔里木油田在拜城县境内对油气的大开发,让他所迷恋的故土见证了能源丝绸之路续写的传奇。

拜城县境内油气资源丰富。克拉2气田、克拉苏气田的开发,使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拥有了“气都”美誉。这促进县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7.54亿元,仅资源税一项就占到收入的56.3%。

“手里揣着钱,干啥心里都踏实。我们可以实施富民工程,给老百姓干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拜城县政协副主席蒋加强说,拜城县将资源税增收部分投向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安居等民生领域,提高了城乡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补助标准;为6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农牧民发放养老金;启动棚户区改造试点……

园区产业规模发展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西域古都轮台县,曾是丝绸之路北道要冲,如今已是闻名中外的国家“西气东输”气源地。正在崛起的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企业,让现代能源丝绸之路的轮台焕发了“青春”。

今年年初,新疆圣运化工有限公司与轮台县签订了一个年产20万吨粗苯加氢项目。总经理王心科说:“公司看中的就是轮台县境内及周边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个公司投资兴建与轮台县资源对接的石油化工产业园、天然气化工产业园和煤化工产业园三大化工产业积聚园区。

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轮台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轮台县逐步形成以汇盈石化每年100万吨劣质油深加工处理、天运化工“4070”大化肥、巴州宜化年产6万吨聚甲醛等项目为代表的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轮台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徐卫东介绍:“目前,累计入驻园区的企业达125家,2012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

今年,轮台县已有21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形成园区产业聚集优势、规模效应和产业特色。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