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而华北油田沁水盆地煤层气生产现场,却是一派比夏日更火热的繁忙景象。截至8月2日,华北油田天然气、煤层气日产量均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沁水煤层气田日产气量达到750万立方米、年产能力升至27亿立方米。
天然气是国家推进能源转型和“双碳”战略的重要能源,更是华北油田能源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田公司连续三年都将天然气增储上产列入年度“十大重点工程”,持续加大天然气资源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资源评价和产能建设,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全力迎战夏季用气高峰。
资源掌控:深挖地下“聚宝盆”
要端牢能源饭碗,先得摸清家底。为确保煤层气快速上产,华北油田积极提升有利资源掌控能力,加快冀中北部深层煤岩气和深潜山凝析气、富油凹陷致密气、河套盆地超深层油型气、浅层生物气勘探,进一步证实了区域资源潜力。
今年年初以来,华北油田强化冀中深层致密气风险勘探,部署钻探风险探井见到良好油气显示,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展现出勘探潜力;立足沁水高煤阶资源,按照“攻关深层”的指导思想,持续加强沁水盆地中深层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展现了较好勘探潜力;聚焦探明评价与二维区水平井技术攻关,长平10井区成为近年来华北油田整装规模最大的煤层气田,展现出巨大的资源潜力。
效益建产:打造增产“新引擎”
有了资源,如何高效实现储量“变现”?华北油田加快优质储量动用步伐,积极推进新区效益开发规划,支撑煤层气产能建设提质提速。
自取得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矿权以来,华北油田成立了中国石油煤层气领域首个开采先导试验基地,首创高煤阶煤层气疏导开发方式,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坚持新井“上得去、更要稳得住”理念,以改善和恢复渗透率为目标,实施精细指标管控,沁水盆地新井产量上升至40万立方米,实现新井达产达效。在二连开展先导试验,通过精准锁定“甜点区”,构建“直井下部排水采气、水平井上部协同降压”的立体井网,单井产量稳步提升,其中吉煤14-12X井日稳产气量超3000立方米,刷新了国内低阶褐煤煤层气井单井产量纪录。
老区稳产:激活“老将”第二春
老区是天然气稳产的“压舱石”,稳住老区,就抓住了产量提升的“牛鼻子”。华北油田持续开展低效老井治理,对已开发老气田实施“一藏一策”精细化管理,落实接替层潜力,保障稳产基础。
公司持续攻关低效井治理技术,深化老区开发调整和精细老井管理,集中开展措施增产、排采方式转换、长停井复产、计划检泵等工作,大幅提高老区的采气速度,今年上半年,老井产量实现硬稳定。重点推广“充填预堵+大排量注入+自悬浮支撑”等成熟技术,以及老井新层“多轮次大规模压裂”技术,措施增量持续攀升,实现累增气量近500万立方米。
创新破局:锻造技术“金刚钻”
要解锁深地宝藏,必须手握“金刚钻”。华北油田将科技创新视为破瓶颈、开新局的“关键密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攻关力度,为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一方面,深化机理研究,完善增产基础理论,迭代升级提高单井产量核心技术,加大大城和蒙西中煤阶、二连低煤阶煤层气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适用开发技术。一方面,依托煤层气实验室和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国家实验室,重点开展煤岩石物理试验与微观结构研究等四项基础性研究攻关,通过“室内微观孔渗分类+数值模拟+前期工程大数据驱动分析+现场实践验证”,不断优化差异化聚能压裂模版,实现井区差异化提产。
通过系统性推进资源、建产、稳产、产销协同,华北油田天然气产量稳步攀升,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华北动能”。下一步,华北油田将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突破深层、非常规气开发瓶颈,推动天然气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华北力量”。